别让宝宝1岁后的营养,被辅食“耽误”了!


宝宝的营养补充问题,永远是妈妈们最关心、最热衷讨论的话题。豌豆我也不例外,从小熊4个月开始就慢慢地试着给他吃辅食,到了一岁后,小熊的辅食就更加丰富了,每天鱼猪牛鸡肉、米饭米粥、蔬菜水果,那可是吃得非常均衡的。在我看来,这似乎就成为了补充一切营养的万能途径了。
我说给孩子补点钙吧,可大家都说吃点含有钙的辅食就好啦,我说给宝宝补点铁吧,大家都说吃点富含铁的辅食就好啦……那究竟我是要额外补还是不补啊??
于是,我不知不觉的产生了一种疑问:“辅食可以补充一切营养”这到底是“伪命题”还是“真科学”?

我当然不问你啦小熊~要问也绝对要找专业人士。于是我请教了一直在做医生的高中同学,我同学说食物中确实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但绝不是万能的,也要区别对待哦。比如说像维生素C、维生素B这些,日常饮食来源很丰富,品种多样,含量也高,均衡饮食就能满足,一般情况不需要额外补充;而钙、铁、锌这类呢,来源有些限制,比如钙奶制品含量最高吸收最好、铁和锌主要存在于红肉等动物性食物,如果宝宝这类食物吃得少,会发生缺乏,如果这类食物吃得不错,也就不容易缺乏,所以秉承“有缺再补”的原则;而维生素A、维生素D就又不一样了,食物来源非常有限,而宝宝成长对它们的需求又特别高,它们又关系到前边说的钙、铁、锌这些重要元素的利用,光靠食补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成长所需。

具体原因,我同学解释说,这是因为动物的肝脏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D,可肝脏属于解毒器官,宝宝食用有健康风险,加上异味又较重,宝宝不爱吃,也不适合给宝宝多吃。而一些深色蔬菜水果这类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D,只含有维生素A原,但是转化率不足1/12。所以说,宝宝并不能通过日常的辅食来满足每日的维生素AD需求,宝宝还是需要额外补充的。

至于维生素AD的作用,我也查了一下。维生素A能促进宝宝的身高增长、骨骼发育,也有利于牙齿萌出。除此之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视觉发育、预防缺铁性贫血。缺少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免疫力下降而易患感冒,另外患干眼症和贫血风险也会增加。

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使钙质有效到达骨骼并沉积,保证基础骨量和骨骼强度。此外,维生素D也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缺少维生素D可能出现缺钙的症状,如夜惊、多汗,严重缺乏会患上佝偻病,出现方颅、鸡胸、罗圈腿、X型腿等不可逆的骨骼变形哦。
维生素AD同补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保证骨骼的发育、长高高、牙齿的萌出,同时能够增强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保护宝宝健康成长,对于视觉发育、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很重要呢。
之前我有听一些妈妈说,长期补维生素AD会有过量、中毒的风险,还有的说1岁之后就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D等等说法,这究竟是真是假呢?好,趁这个机会得好好问清楚我的医生同学。
实际上,我的医生同学就给我解释说这都是谣言,全都是胡扯!是家长们常见的补充误区!她做了这么多年医生,缺乏情况很多见,就没见过有过量的病例。
首先说说中毒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中毒剂量是多少哈~婴幼儿每天如果摄入维生素A 5万~10万单位,超过6个月可引起慢性中毒;一次大剂量摄入超过30万单位可引发急性中毒。而维生素D的中度剂量是每天2万~5万单位,或者2000单位/kg,连续吃数周甚至数月可发生中毒。单看中毒的剂量妈妈们不好理解,咱们就换算成熟悉的伊可新小葫芦的剂量看看,绿葫芦每粒含维生素A15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粉葫芦每粒含维生素A2000单位、维生素D700单位,也就是说维生素AD的中毒剂量相当于每天吃几十粒到上百粒的小葫芦,才有可能发生,这对于我们日常喂养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发生的事,所以中毒一说毫无依据,妈妈们可以完全无视这类谣言了。
来自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