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羡慕别人家小孩,但是我不要。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江苏的周先生有一个11岁的儿子,经常考0分,前段时间考了7分,激动的周先生买了一车烟花为儿子庆祝。
我以为是恶搞,结果一看,周生的笑声淹没在鞭炮齐鸣当中,后面站着瑟瑟发抖的7分男孩。
我赶紧把新闻转发给我妈,很快就收到了我妈字正腔圆的语音:
“如果你考7分,我会把你绑烟花上一起上天。”
虽然这位老父亲的做法的确比较硬核,但我真的非常欣赏,这才是“别人家的小孩“应有的样子。
我想每个小孩成长路上都有一个恶魔般的存在——别人家的小孩。我强烈要求百度词库把这个词汇收录进去,地球上应该没有哪个地方拥有这么一群神秘莫测的人群。
他们姓名不详,和你年纪相仿,永远都在你做错事的时候出现,真的很想让人大吼一句:“别人家到底是哪家?”
很遗憾,我曾经也是“别人家小孩”的重度受灾对象。
小时候我妈忙,所有的母爱都化成人民币献给了各大补习机构。周六跳舞周日画画,有时候一天还要赶两场弹个钢琴,更别提每天下课的数理化小灶,但我就是不喜欢理科,每天的兴趣就是数数学老师的地中海又少了几根头发。
平常还好糊弄,一到大考或者家长会,平常20分钟的路程我恨不得走成川藏公路,毕竟还有10米的时候准能看到我妈抱着膀子拿着衣架在门口欢迎我回家。方式比较血腥,就不在这赘述了。
具体说什么我记不清了,动作大概是这样:
“妈,可我语文满分啊!”
“还顶嘴!”紧接着又是一顿花式操作。
弱小的我当时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别让我长大,长大了我一定要把别人家的小孩拖出来揍一顿!
然后就在磕磕碰碰中长大了。我的物理巅峰永远停在了30分,幂函数依旧解不出来,高锰酸钾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别人家的小孩慢慢从我生活中淡出了,我也迎来了自己的小孩。
当我抱着这个柔软的小怪物,除了油然而生的母爱,不得不承认,我心里那个“别人家的小孩”又出现了。
除了竭尽全力给他最好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他姥姥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张口就来的玩具可以玩上一个月不重样。从他刚学会爬,我就买了好多绘本给他讲故事,认单词,明明就是希望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美其名曰“母亲的陪伴”。
1岁的时候送他去托儿所,学校每天的反馈简单的过分,无关痛痒:他今天吃了几根胡萝卜条,换了几张尿布,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有没有哭。
我追问老师,他今天学会了什么?那个资深的幼教脸上分明露出了奇怪的神情:亲爱的,小朋友每天都能玩的开心就是最好的学习啊!
慢慢的,我也开始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要压抑小孩的天性,加以不干预的引导自由生长才是最好的方式。而张小迪也的确在这样的环境里变成一个个性开朗活泼的小孩。
然而回国之后,除了我自己,冲击最大的大概就是我那个还说不出完整句子的鹅子了。
一般的幼儿园招生要求要满3岁,张小迪明显不合格。后来把他送去家附近的幼儿园,第一天就收到了老师的关怀:“同班同学都会说话了,他只会说词语,你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有啥问题。”
晚上回家看着他溜圆的大脑袋,我问他:“儿子,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他摇头晃脑的回我:“yes,妈妈,那个,” 然后把自己变成一只飞机,冲到游戏桌拿起小卡车让我陪他玩。
2岁小孩不会说话究竟是什么问题?
他的语言环境很复杂,从悉尼到深圳,英语粤语普通话夹杂,当妈的也经常混淆啊!
幼儿园放学是家长们最好的商业互吹时间。这边的爸爸洋洋得意的说“听说他昨天又去学围棋了,”那边的妈妈也不甘示弱,“哎呀,还是你女儿厉害,现在都会弹一首完整的曲子了。”
除了放学,类似的场景还有小区楼下的草坪以及超市里排队结账的收银台。
张小迪在小区里玩沙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是我们同一栋楼的邻居,大概5岁。明明才读大班,书包已经比我当年初中时还要沉了,我极度怀疑里面是不是装了几块砖头。他每周末会有奢侈的30分钟玩乐,其余时间只会在电梯里打照面。张小迪很喜欢他,总会拉着他的手说玩,他妈妈每次都非常客气的蹲下来摸摸张小迪的头,“哥哥要回家学习哦,改天再玩。”
张小迪听不懂成年人的“改天再约”,每次下楼玩沙都看向同一个地方。
昨天张小迪学会自己上厕所了,我和阿姨激动的给他鼓鼓掌,还给他奖励了一根冰淇凌。
不会背唐诗又怎么样,总有一天会的,我们都不着急。
哦对了,忘了说开头的故事,后续是周先生的儿子现在成绩已经57分了。
多少父母自己都不是“别人家的爸妈”,又凭什么要求自己的下一代成为“别人家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