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强调,化瘀之根本在于阳气。瘀血体质者,唯有充盈阳气,方能驱散体内瘀血。因阳气亏虚,身体失温,血遇寒则凝,流速减缓,久而久之便成瘀血。此类体质常伴有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唇色青紫、固定部位刺痛及易淤青等症状,皆为体内瘀血之兆,需及时活血化瘀。
然而,有人反映使用活血化瘀之方如血府逐瘀汤,初时有效,但停药即复,且体愈虚,神亦差。此皆因阳虚为血瘀之根本,单治血瘀而不顾阳虚,犹如扬汤止沸,非长久之计。虚寒内伏,瘀血源源不绝,盲目活血,反耗气血,于健康无益。
故阳虚血瘀者,当以补阳为主,活血为辅。腹部冷痛、消化不良者,多为脾胃虚寒,宜温中健脾,可酌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全身畏寒、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者,则属肾阳不足,需温补肾阳,桂附地黄汤可为参考。
总之,人体各异,如有不适,务请寻医问药,精准辨证施治,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来自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