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接种与抗体管理指南

乙肝疫苗接种后,体内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通常情况下,完成3针疫苗接种后的1个月内,约97%的人群能够检测到乙肝表面抗体;第2年抗体水平仍保持较高状态;但到第3年时,抗体阳性率可能下降至74%左右,同时抗体滴度也会有所降低。

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取决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的检测结果:

  • 当抗体滴度 ≤ 10国际单位/毫升(IU/mL)时,建议在半年内接种加强针。
  • 当抗体滴度 > 10国际单位/毫升时,可在6年内考虑复种。

我国多数医学专家建议,在完成初次免疫接种后3年内加强接种1次为佳。

乙肝疫苗接触者的处理方案

根据接触者的免疫接种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 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

对于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接触者,应在接触后24小时内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随后在1周内开始接种乙肝疫苗。

(2) 已接种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接触者

对于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接触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照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补全全程接种。

(3) 已接种且产生抗体的接触者

对于已接种疫苗且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处理方式取决于抗体水平:

  • 如果抗体水平足够(通常 > 10国际单位/毫升),无需额外处理。
  • 如果抗体水平不足,应加强注射1针乙肝疫苗。
  • 如果初次免疫未产生应答(无抗体),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1针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背景与重要性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可能导致急性肝炎、慢性肝病甚至肝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新生儿和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尤为重要。

总结

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需根据抗体滴度决定是否加强接种。科学管理乙肝疫苗接种和抗体检测,有助于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