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哺乳期疾病,主要分为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两种类型。以下是这两种乳腺炎的详细分类、临床表现及相关处理建议。

1. 淤积性乳腺炎

淤积性乳腺炎通常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主要由于乳汁淤积在乳房内未能及时排空所致。这种情况多见于初产妇,因缺乏正确的喂哺乳经验而导致乳汁淤积。

临床表现

  • 乳房胀痛,程度不等。
  • 伴随中度体温升高。
  • 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按压时有痛感。

处理建议

通常情况下,及时吸出乳汁后症状可自行缓解。然而,如果未能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且被宝宝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能被细菌污染,进而发展为化脓性乳腺炎。因此,哺乳期妈妈需注意:

  • 及时排空多余乳汁。
  • 保持乳头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2. 化脓性乳腺炎

化脓性乳腺炎通常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侵入乳房引起,常见于产后乳汁淤积未及时排空的情况下。细菌侵入乳腺管后,可进一步侵犯乳房实质部,形成不同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临床表现及类型

  • 丹毒样淋巴管炎: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时,患者会出现突发高热伴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甚至红线,这是此类型乳腺炎的典型特征。
  • 乳晕下脓肿: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时,可形成乳晕下脓肿。
  • 乳腺间质炎症:感染沿乳房淋巴管扩散至乳腺间质内时,炎症可能横贯整个乳房组织。
  • 乳房后脓肿:若感染迅速发展并扩散,可深入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处理建议

化脓性乳腺炎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感染程度采取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引流等措施。

预防与护理

为了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哺乳期妈妈应注意以下几点:

  • 正确掌握哺乳技巧,避免乳汁淤积。
  • 保持乳头及乳房的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 若乳头破裂,应及时处理,避免细菌侵入。
  • 出现乳房胀痛或其他不适时,尽早就医。

结论

急性乳腺炎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的预防和正确的护理,大多数病例可以避免进一步恶化。哺乳期妈妈应密切关注乳房健康,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