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症状、特征与相关信息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以下症状较为典型:

  • 发热:通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热度不等,低热较为常见,也有部分病例无发热表现。
  • 口腔症状:口腔内出现疱疹,常见于舌头、颊黏膜、硬腭、口唇、咽部及扁桃体。疱疹直径约3毫米,易破裂并形成溃疡,导致口痛和进食困难。
  • 皮疹:皮疹主要分布于手掌、足跖、手指间、足跟边缘及甲周,部分病例可见于下肢及臀部。皮疹初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直径约3~7毫米,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质地较硬。
  •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伴有流涎、流涕、咽痛、厌食等表现。

病程与预后

手足口病的病程通常较短,约5~10天。大多数病例病情较轻,1周左右即可痊愈,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然而,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需引起重视。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病毒。
  • 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或被污染的物品。
  • 消化道传播: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

预防与护理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管理:

  •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护理患儿后。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 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餐具等儿童用品。
  •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对于已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就医,并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同时注意避免继发感染。

结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虽然大多数病例病程短且预后良好,但家长应注意预防措施,并在出现严重症状时及时就医。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