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结膜炎的原因

新生儿结膜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表现为轻度的结膜充血和少量的粘液性分泌物。了解其病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患病的风险。

结膜炎的分类和病因

1. 感染性结膜炎

感染性结膜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 葡萄球菌
  • 卡他球菌
  • 大肠杆菌
  • 肠道病毒

新生儿由于免疫力较低,对这些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受到感染。

2. 非感染性结膜炎

非感染性结膜炎通常由外界刺激或环境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

  • 粉尘或化学烟雾刺激
  • 眼部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
  • 强光或屈光不正
  • 烟酒过度或睡眠不足

新生儿结膜炎的具体成因

大多数新生儿结膜炎属于感染性,其具体原因如下:

  1. 泪腺发育不完善:新生儿泪腺尚未完全发育,眼泪分泌较少,无法有效冲洗侵入的病菌,导致病菌在眼部繁殖并引发结膜炎。

  2. 接触污染物:出生后,母亲的手指或毛巾可能存在污染,接触后容易导致新生儿感染结膜炎。

  3. 分娩过程中的感染:婴儿在通过母亲的子宫颈和阴道时,若这些部位存在病菌(如衣原体),眼部容易受到污染。例如,若母亲阴道的衣原体检测为阳性,通过阴道分娩的婴儿中约70%可能被感染,其中18%-50%会发生“新生儿衣原体结膜炎”。

  4. 胎膜早破导致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可能使婴儿在宫内受到病菌感染,例如淋球菌感染,这种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即可能出现眼炎症状。

预防新生儿结膜炎的建议

为了减少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孕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筛查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
  • 分娩时严格保持卫生,避免污染物接触新生儿。
  • 出生后及时清洁新生儿的眼部,使用无菌棉签擦拭。
  •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接触新生儿的眼睛。

结论

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与其免疫力低下、分娩过程中的感染以及环境污染密切相关。通过孕期检查、分娩卫生管理和出生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