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

小儿脑瘫的症状及早期表现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与姿势异常。其本质是原始反射残存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正常反射途径被阻断,异常反射途径被固定。脑瘫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包括肌张力、姿势和反射的异常。

小儿脑瘫的10大典型症状

以下是脑瘫儿童常见的10大症状,家长可通过观察宝宝的发育情况及早发现问题:

  • 运动障碍: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孩子,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不灵活,严重者无法翻身、爬行、坐起、站立,甚至连咀嚼和吞咽都困难。
  • 姿势障碍:脑瘫儿童的身体姿势异常,稳定性差,可能呈现左右不对称、手脚摆放异常,严重者头部无法保持竖直正中位置。
  • 牙齿发育障碍:牙齿质地差、无光泽、易蛀牙,龋齿等牙病发生率高。
  • 口、面功能障碍:脸部和舌部肌肉痉挛或不协调,导致咀嚼、吞咽困难,口水不止。
  • 视、听觉障碍:常见近视、斜视(多为内斜视),听力减退,辨别声音节奏困难。
  •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可能表现为发音不清、口吃或失语症。
  • 生长发育障碍:大多数脑瘫儿童身高低于同龄正常孩子,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 智力障碍:约四分之一的脑瘫儿童智力正常,半数智力轻度或中度不足,四分之一智力重度不足。
  • 情绪和行为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孤僻、不合群,可能出现强迫、自伤或侵袭行为。
  • 癫痫:约39%-50%的脑瘫儿童会因大脑病灶诱发癫痫,智力重度低下者癫痫发生率更高。

小儿脑瘫的早期表现

脑瘫的早期表现因月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不同阶段的典型表现:

新生儿期

  • 哺乳困难: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
  • 表现过于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
  • 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或发硬。
  • 姿势异常: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1-3个月

  • 手紧握拳、拇指内收,上肢内收、内旋。
  • 无看人意识,眼睛不会注视眼前物体。
  • 头部不稳定,无法竖直或偏向一侧。
  • 肌张力异常:全身发硬或发软。

4-5个月

  • 表情呆板,逗引无反应。
  • 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
  • 身体逐渐变硬,姿势不对称。

6-7个月

  • 手、口、眼动作不协调。
  • 姿势别扭,长期保持不对称姿势。
  • 坐位不稳,头背屈、下肢内旋。
  • 原始反射仍存在。

7-12个月

  • 不能翻身,双下肢不能支撑。
  • 无法用单手抓握玩具,总用一只手抓握。
  • 不会独坐、扶持站立或迈步。
  • 12个月后仍流口水、吃手。

结论

若家长发现宝宝存在上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以便尽早明确是否患上小儿脑瘫并采取干预措施。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