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阶段及临床表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最终使肾脏萎缩并丧失其基本功能。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若不加以控制,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病因及诱发因素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复杂多样,以下是常见的致病因素:

  • 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肾小球的长期炎症和损伤。
  • 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引发肾脏损害。
  • 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等。
  • 药物或毒物损害: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接触毒物可能导致肾损伤。
  • 尿路梗阻:如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路阻塞。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四个阶段

根据病情进展,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肾功能代偿期

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的1/2,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正常,体内代谢平衡维持良好,无明显症状。

2. 肾功能不全期

主要表现:GFR下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血肌酐水平升高至177μmol/L(2mg/dl)以上,BUN水平升高至>7.0mmol/L(20mg/dl)。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和轻度贫血等症状。

3. 肾功能衰竭期

主要表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至20ml/min以下,BUN水平升高至17.9~21.4mmol/L(50~60mg/dl),血肌酐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患者常伴有贫血、血磷升高、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4. 尿毒症终末期

主要表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至10ml/min以下,血肌酐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患者可能出现多系统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

预防与管理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防和管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 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管理血糖和血压。
  •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总结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