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的健康教育

高危妊娠的健康教育

高危妊娠:定义、病因、处理原则及护理指南

高危妊娠是指孕产妇及胎婴儿在妊娠期间面临较高的风险,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生命。凡被列为高危妊娠的孕妇,应接受重点监护,以尽量降低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危妊娠的定义与常见情况

高危妊娠的常见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 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
  • 有异常生育史,如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胎儿畸形。
  • 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过期妊娠、胎儿发育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骨盆狭小或畸形。
  • 孕妇合并疾病,如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急性传染性肝炎、肺结核、重度贫血等。
  • 孕期曾接触有害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或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高危妊娠的病理原因

高危妊娠的病理机制可能涉及子宫结构异常,例如残角子宫。以下是其可能的受精方式:

  1. 精子通过对侧输卵管外游走至患侧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后进入残角子宫。
  2. 受精卵通过对侧输卵管外游走至患侧输卵管后进入残角子宫着床发育。

由于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良,无法承受胎儿的生长发育,通常在妊娠14—20周发生子宫肌层破裂,导致严重内出血。极少数情况下妊娠可达足月,但分娩时因无法经阴道分娩,胎儿往往在临产后死亡。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

针对高危妊娠,应采取以下处理原则:

  • 全面考虑母体、胎儿和胎盘的状况,权衡轻重。
  • 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妊娠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饮食或使用胰岛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需休息、解痉、镇静、降压;贫血者应积极治疗。
  • 加强一般护理,包括增加营养,注意卧床休息,促进子宫胎盘血液供应,帮助孕妇保持良好情绪。
  • 预防早产,尤其是有早产史的孕妇;若出现早产先兆,可使用硫酸镁治疗。
  • 产时处理需密切监测胎心变化,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并预防产后出血。
  • 加强产科与儿科合作,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做好复苏和监护工作。

高危妊娠的日常护理建议

以下是高危妊娠期间的护理建议:

  • 增加营养:饮食应均衡,补充蛋白质、钙、铁、锌等营养素,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和恐惧,保持愉悦的心态。
  • 注意卧床休息:建议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结论

高危妊娠虽然风险较高,但通过科学的监护、合理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平稳度过孕期,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