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推拿

小儿便秘推拿

小儿便秘解决方法及推拿疗法

小儿便秘是很多妈妈关注的问题,由于很多药物小孩不能服用,所以便秘一般通过食疗或其他方法解决。便秘是婴幼儿常见病症,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缺乏良好排便习惯等都可能引发。治疗宝宝便秘,根本方法是合理调理饮食、多喝开水,使消化系统恢复正常。此外,小儿推拿也是一种无毒无害又简单的方法,每天12分钟可改善宝宝胃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小儿推拿步骤

  1. 揉天枢3分钟——疏调大肠

    位置:天枢穴与肚脐平行,往外(腰间)2寸的两个点。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天枢穴,1秒揉1 - 2次,共揉3分钟,约100 - 150次。

    原理:中医认为,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也是腹部要穴,主要用于疏调大肠,理气行滞、消食等,可治疗宝宝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2. 揉摸腹部5分钟——消食导滞、泄热通便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手掌或中间三指,顺时针在宝宝肚子上缓慢画圆揉摸,共揉5分钟左右。

    原理:这样揉摸能揉到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和位于肚脐正中的神厥穴。神厥穴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与天枢穴相配按摩,能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注意宝宝便秘要依顺时针方向揉,逆时针按揉则起到温补止泻的作用。

  3. 下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由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脊骨,约一秒钟推一下,共推2分钟,100 - 300次。

    原理:推七节骨是小儿推拿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下推七节骨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注意小儿便秘务必“下推”,小儿腹泻则用“上推”手法。

  4. 揉鱼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揉1秒,共揉2分钟,100 - 300次。

    原理:中医认为,按揉鱼尾穴能够“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小儿便秘推拿有一定效果,妈妈们推拿时手法要正确,才能缓解便秘现象。

结论:小儿便秘可通过合理饮食和小儿推拿等方法缓解,推拿时需注意手法和穴位操作的正确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