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不帮做了父母之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通病:总想为孩子尽心尽力,生怕自己做得不够。事实上,最优秀的父母往往只能达到60分。
1、不帮学习的忙。之前,网上有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火了。大部分的条约,其实都是想告诉孩子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请尽快尝试自己解决。”不过,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总是随叫随到。一段时间,我会帮忙批改作业,一段时间,我会给孩子们讲解出题的思路。初衷是担心孩子的学业。然而,时间一长,她的儿子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还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没有妈妈在身边,他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说到底,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父母事无亲力亲为,反而会扼杀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退一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才会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2、不帮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有多少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生怕孩子累着。《敞开心扉的男孩》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总觉得儿子还小,所以什么都替他做,觉得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什么都能做了。但事实是,这个男孩已经8岁了,他还不会用筷子。他每次喝酸奶都洒出来,还把一个杯子掉在地上...他的生活技能基本为零。当父母最难的,从来不是给予孩子多少爱,而是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3岁自己吃饭,自己穿鞋。5岁独立穿衣,做简单家务。10岁学做饭,学规划时间。13岁自己做主,学会承担。
趁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
3、不帮孩子能自己拿主意的事。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向父母求助,他怎么能展父母的尊重和放手会让孩子提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自信。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敢想敢拼,勇敢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自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