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不会说话的儿子一起,在儿童房读懂无声的浪漫》
一岁半的儿子用肉乎乎的手指戳了戳我的膝盖。
阳光西斜的周末午后,我们穿着同款家居服,瘫在儿童房的软垫上。他忽然整个人趴到我背上,温热的呼吸喷在颈间,像只找到栖息地的小兽。
这是属于我们的特殊对话时间。
他举起积木在我眼前晃动,发出咿呀的气音;我学着他的语调回应,他立刻笑出八颗乳牙。绘本被翻得哗啦响,他的小脚丫踩过我的小腿,留下浅浅的红印——这是他说“好玩”的方式。
当他把软胶玩具塞进我手里时,我知道这是在邀请游戏;当他突然把头靠在我肚子上不动,我明白这是充电时刻。那些被轻轻拉扯的衣角、突然贴过来的脸颊,都是他独特的表达。
最动人的瞬间发生在黄昏时分。
玩累了的儿子仰面躺倒,忽然翻身把脸埋进我的衣袖。毛绒布料下,他小小的手掌贴着我的手腕,同步的脉搏像暗号般跳动。不需要任何语言,我知道他在说:“妈妈在这里最安心。”
或许亲子关系的真谛本就无需言语。
那些共享的呼吸节奏,相贴的体温,甚至一起发呆时同步眨动的眼睛,都比语言更早地教会我们什么是爱。在儿童房柔软的地垫上,我的小男孩用整个身体告诉我:陪伴从来不需要华丽辞藻,沉默也能震耳欲聋。
(娃的爸爸悄悄在门口拍下了我们瘫成两团的身影,照片里只能看到慵懒的母子俩和皱巴巴的睡衣裤腿——但这却是我们最美的亲子照)
来自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