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咬书到讲故事:宝宝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里程碑

有的父母从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读书给他们听,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虽然科学研究表明,胎儿确实能听到音乐或声音,但并不会因此变得更聪明。不过,这种“早读”的行为本身,就是亲子互动的美好开始。它让宝宝从一开始就感受到语言的节奏、语音的温度,也让父母提前进入陪伴阅读的角色。
其实,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像学翻身、坐、走一样,有清晰的发展阶段。宝宝从最初对声音的回应,到主动翻书、指图、模仿讲故事的过程,正是早期读写能力成长的自然里程碑。

0—3个月:倾听与回应
此时的宝宝还不会理解故事内容,但会被你的语调和表情吸引。当你温柔地朗读时,宝宝可能会微笑、发出咿呀声,这正是他们对语言的早期回应。建议父母多用夸张的表情、轻柔的语调,让宝宝“听见爱”。
6—12个月:探索与兴趣
宝宝开始能坐稳,喜欢伸手抓书、甚至“咬书”。别担心,这正说明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此时选择色彩鲜艳、内容简单的硬纸板书或防水浴本最合适。你会发现,宝宝会因为喜欢某个图案或人物而兴奋地拍手或咯咯笑。
12—18个月:参与与理解
宝宝现在能独立拿书,并模仿大人的动作翻页,虽然一次可能翻好几页,但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他们开始理解“书有上下”,能用手指指图、要求你读某本书,甚至在你提问“书在哪儿?”时准确指出。
这时的阅读,是亲子间最甜蜜的互动时光。
18—24个月:表达与讲述
到了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是“小小故事家”。他们不仅能自己翻书,还会用简单的词语回答你的提问,甚至在你读书时帮你“接下一句”。有些孩子还会模仿父母的语气,给玩具“讲故事”——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在用语言和想象力构建自己的世界。

家长小贴士: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把书放在宝宝容易拿到的地方,让他们随手可取。
 - 每天固定一个“阅读时间”,即使只读几分钟,也能建立仪式感。
 - 鼓励宝宝“选书”“翻书”“讲故事”,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角。
 - 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阅读的意义,从来不止在于识字和学习,更是一种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每一次温柔的朗读、每一本被啃咬的绘本,都是宝宝语言启蒙与情感成长的见证。当他们某天抱着书,对你说出“再讲一次”时,你会发现——这就是最美好的早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