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厉害的老师:上课多用套路,少用 “心”
隔壁王老师曾吐槽:“上课吼到嗓子哑,改作业到半夜,可纪律、成绩还是上不去。” 这让我想起刚教书时的自己 —— 熬夜备公开课、逐字改作业、苦口婆心管纪律,结果学生该走神还走神,自己累到怀疑职业选择。
直到跟着资深教研员听课才明白:厉害的老师从不用 “拼尽全力”,而是 “用对套路” 。这里的 “套路”,是把用心藏在标准方法里,既高效又省力。分享 4 个实战套路:
1、课堂管理:固定流程代替临场救火
我总结 “3 分钟课前仪式”:铃响后全班静息默念 “专注听讲”,值日生抽签查旧知,再明确 “专注小组下课得 5 分钟阅读时间”。两周后纪律明显变好,还不用反复提醒。学生调皮时,用眼神、手势警告,或轻敲桌子,课后再沟通,不打乱课堂还护学生自尊。
2、知识讲解:通俗类比代替照本宣科
讲 “比喻句”,不说 “本体、喻体”,而是举例 “‘妈妈眼睛像星星’比‘妈妈眼睛美’更生动”;讲 “分数”,用切蛋糕举例 “4 份中的 1 份就是 1/4”。备课花 5 分钟找生活场景,课堂效率翻倍。
3、互动设计:分层提问代替随机点名
先提基础题让中等偏下学生答,再提进阶题给中等生,最后拓展题给优等生,提前想好点哪类学生,还能用 “5 个贴纸换免作业” 激励,参与度大幅提升。
4、作业反馈:模板评语加个性补充
总结 5 类评语模板(如 “进步明显型”“需改进型”),批改时套模板再补 1-2 句细节点评,改作业时间从 3 小时缩到 1 小时,学生也能抓重点。
“多用套路” 不是冷漠,是把心从琐事中解放,放在研究学生、设计教学上。教学是持久战,用对方法才能走得远。
来自广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