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教与沟通。什么是说教?
于谦老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了阐释,他说:“就是她告诉你的是你什么都能干,但是在你干某些事情的时候,她有一百个道理告诉你,这事不能干。而且她还不急,她用道理告诉你。这是一个特别繁长的过程,而且当遇到别的事的时候,还会拿这个举例子。”
我们是不是也这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正如于谦老师所说,很容易导致孩子不停地收缩自己、压制自己,同时滋生自己的叛逆情绪。
能做到不打骂孩子,已经是父母很大的进步,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讲教”,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首先,我们与孩子之间隔着二、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我们的道理未必是孩子的道理。
其次,道理对于孩子而言,太过抽象,无法侵入孩子的感受和内化成孩子的认知。
再次,但任何一种抽象的结论和道理,来得太快太早,都会变成思维的敌人,阻碍孩子从真实生活中感受和形成自己观点,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机会。所以,作为父母,可以不完美,但要尽可能诚实,在与孩子亲子沟通时,尽可能开诚布公,而不是用自己在身份上的优势和语言上的技巧,用道理把孩子绕进去,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说教与沟通,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说教则是单向的,固执己见,自说自话,目的是证明孩子是错的,要孩子听我们的话,按我们要求去做。
沟通是双向的,立足换位思考,关注反馈,不预设立场,不纠结对错,重要的是积极倾听,是共情,是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错把“说教”视为“沟通”,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加厌烦和叛逆,离我们更远。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与孩子真诚的沟通,而不是去抽象的说教,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独立,还会增进亲子关系和彼此的幸福感。
#今日分享
来自重庆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