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谈宝宝经常吐奶咋回事,怎么办


在日常门诊中,我经常碰到妈妈们问,宝宝吐奶怎么办?要不要紧?其实小月龄宝宝吐奶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这主要跟宝宝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系。不过,对于一些宝宝可能出现病理性吐奶,家长就需要特别留意了 。
吐奶的情况有 2 种,病理性吐奶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一定要重视!
根据宝宝吐奶的原因和症状,吐奶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吐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越小的宝宝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下吐出的奶汁量较少,吐奶后宝宝并不会表现不舒服的感觉,家长不必担心。
病理性吐奶,是指在某些病症状况下,宝宝出现的吐奶现象。吐奶的同时可能还伴随一种或多种其他表现,如腹痛、呕吐、厌食、拒食等。这可能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宝宝牛奶蛋白过敏了!这种情况请家长务必重视起来,否则可能会因此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进食和身体生长。
预防吐奶,找准方法很重要
对于生理性吐奶,吐奶后没有不舒服的表现,那么家长可以用一些基础的技巧来应对:
1)少吃多餐,饭后拍嗝
建议少吃多餐,喂奶后,将宝宝竖抱(小月龄宝宝竖抱不宜过长),让宝宝的头靠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拍打背部。等打出嗝后,让宝宝保持这个姿势休息一会,再将宝宝放下来。
2)喂奶时避免吸收入较多空气
①哺乳时可用手指有节奏地按压乳房,减缓出奶量,控制宝宝的吸奶速度;
②奶瓶喂养的妈妈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奶嘴;
③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家人在冲调奶粉时建议不要上下摇晃奶瓶,避免产生过多空气;
如果是上面提到的病理性吐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宝宝是否是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严重吐奶。如果医生诊断宝宝为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吐奶,那么家长就要调整喂养方式:
①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过妈妈的饮食建议进一步咨询医生。
②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牛奶梯度降阶喂养方案,也就是从氨基酸配方到深度水解,到部分水解 (也叫适度水解) [1]。其中部分水解奶粉时采取部分水解工艺,将牛奶蛋白剪切成低敏小分子蛋白来降低牛奶蛋白致敏性[2][3],但不影响奶粉的营养,家长可以放心,长期使用还可以维持肠道舒适。
【课代表总结】
参考文献:
[1]邵洁.水解蛋白配方与婴幼儿牛奶过敏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08(11):997-999.
[2]Rolf Jost, et al. United States Patent: 5,039,532; 1991.
[3]Rodolphe Fitsche, et al. United States Patent: 6,737,076 B2; 2004.
[4]Zabransky et al.1987
[5]Exl et al., 2000
[6]Marini et al.,1996
[7]Chandra et al.,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