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关重大,爱眼日守护孩子视力


保护视力这件事家长经常挂在嘴边,也付诸过很多行动,但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前不久就有新闻,一个4岁男娃近视高达1500度,近视得如此离谱。问题到底出在哪?“视”不宜迟,恰逢6月6日爱眼日,我们来聊聊保护孩子视力健康这件事。
一、什么“偷”走了孩子的好视力?
像刚才说的4岁男孩,已经被诊断为先天性高度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而更多偷走孩子好视力的“元凶”其实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长时间、近距离、连续性用眼,会过快消耗掉孩子的“远视储备”;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沉迷于手机、电视等,其短波蓝光对孩子视力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另外,还有一点容易被家长们忽视,那就是缺乏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等,这也是影响孩子视力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维生素A被称为“视力守护神”,不但参与视网膜感光物质的合成,维持正常暗视觉功能,还能维持泪液正常分泌,保证泪膜的完整性,使角膜屈光功能良好,从而起到预防干眼症,降低近视风险的作用。钙能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眼部缺钙可导致巩膜弹性降低,眼外肌和睫状肌紧张,眼轴逐渐变长,增加近视风险。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降低近视风险起到辅助作用。
虽说孩子的视力好坏在日常里不易被察觉,不过近视早期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孩子用力眯眼、频繁揉眼、难以看清远处的物品等……这些迹象如微弱的警钟,提醒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视力问题。
二、近视不可逆,“预防”要趁早
真性近视一旦形成就不可逆,想要宝宝拥有好视力,科学的防护措施是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两小时左右;也要控制宝宝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家长还要带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
当然也不能忘了营养这一环,摄入充足的护眼营养也是预防近视的重点,尤其是维生素AD。
目前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我国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和不足的比例超过40%;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率为43%。
因为孩子获取维生素A和D的途径,主要有母体、配方奶、辅食、阳光、营养补充剂。但维生素A很难通过胎盘屏障,母体维生素D水平也明显高于胎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A和D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分解;富含维生素A、D的动物肝脏存在安全隐患且有腥味,不适合孩子频繁食用,而且蔬果类食物维生素A转化率低、吸收差;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生病还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A……总而言之,要获得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的维生素AD并不容易。
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在2021年发布了《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宝宝出生后及早补充维生素A和D,并建议维生素AD同补,每日补充剂量应达到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IU)和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IU)。建议AD同补是因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代谢的产物可以促进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使维生素D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活性;AD同补在免疫功能、骨骼发育、预防贫血等方面也都发挥协同作用,补充效果事半功倍。
由于6岁前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免疫功能不全期”,为了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建议在0-6岁给孩子坚持AD同补。
总之,家长们在纠正孩子不良用眼习惯的同时,也要重视护眼营养的补充,坚持每天补充维生素AD制剂,避免孩子早早成为“眼镜侠”,助孩子拥有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