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热水,一吃生冷就不舒服,这多是脾胃虚寒的表现。看看现在...
爱喝热水,一吃生冷就不舒服,这多是脾胃虚寒的表现。看看现在,夏天不忌口,贪凉的人真不少,到了冬天可就难受了。阳虚的人,往往是因为消耗了太多阳气,像熬夜、饮食不节制、放纵、不注意保暖、情绪不稳定都是原因。
这次流感,寒湿重的人多得很。一开始都是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可能还伴随着咳嗽少痰或稀白泡沫痰、头痛、脖颈僵紧不适、发烧、咽痛。看看舌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阳虚、卫气不足的人就容易中招,表现为冷冷的状态。得赶紧散寒,不然化热了可就麻烦了。受寒了,可以用麻黄汤那些方子,我之前也写过不少相关的药,可以参考一下。
日常里,你可以用干姜和甘草泡水喝,干姜在外面“战斗”,甘草就是它的“粮草”。干姜的力量不能持久?配上炙甘草就好啦。干姜是火,炙甘草就像是耐烧的硬柴。一攻一守,一阴一阳,既能驱邪又能扶正,温肺运脾暖四肢。如果你不上火,就用炙甘草,上火就用生甘草,更平和,适合大多数人。
夏天时我就说过,贪凉脾胃受不了,舌苔白腻腻的,那就是寒湿困住了脾。这时,藿香正气可以用上,冬天也一样。还有香砂养胃丸,药性温和偏暖,因为吃生冷或寒凉导致寒湿困脾的人就适用。
姜是个好东西,但别用太多,得慢慢“烧”,小火炖的东西才香。比如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擅长温中散寒、温补脾阳,能治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常用的良附丸对胃寒就不错。
肚子发凉、胃有寒?附子理中丸了解下。气血还有点不足?小建中汤就挺好。
有位粉丝之前说受寒腹泻,拉了好几次,里急后重,自己辨证了下,拉的全是水样稀便,估计是肠胃受寒了。想到我说过附子能温中散寒,附子理中丸常用,就赶紧吃了一粒,没想到立马就止住了。虽然腹部还有沉重感,但腹泻是没再犯了。
如果你的舌苔不黄、不腻,平时阳虚,那冬天就多吃羊肉,羊肉性热能温中暖肾、益气补虚。脾胃虚寒导致的四肢不温、腹部冷痛,吃它就很不错。不少粉丝都说吃了暖洋洋的。
看看你的舌头,有齿痕、湿哒哒的,舌胖大、苔有粘腻的“霜”,时白腻时黄腻,脾虚、湿气重逃不掉的。我之前说过的参苓白术散可以试试。不过,一般是轻度湿气适用,湿气重了化痰湿了,陈皮半夏的二陈汤基础方可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