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最怕的肠胀气,听听专家怎么说


怀孕时的甜蜜期待,常常在宝宝出生后转变为手足无措的焦虑。新手妈妈们往往陷入困扰:亲喂的幸福与疼痛交织,除了生理疼痛,更有“随时待命”的精神压力,再加上深夜喂奶的疲惫,让妈妈们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节奏。更令人揪心的是宝宝因胀气引发的哭闹——新生儿肠胀气带来的“二月闹”,让无数家庭经历不眠之夜。
如何缓解喂养焦虑?正确掌握瓶喂技巧是关键。
瓶喂可以让家庭成员都加入到喂养中,缓解妈妈的压力,也能增进亲子互动。不过,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莉指出:“使用奶瓶喂奶过程中吸入空气是导致新生儿肠胀气的主要原因。”在瓶喂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减少空气进入,从而规避胀气问题。
1、检查奶嘴的流速
奶嘴的流速过快容易导致呛奶,过慢则会让宝宝产生疲劳,甚至因用力吸奶而加大吸入空气的量。在购入奶嘴的时候需要根据宝宝月龄匹配合适大小,并且及时更换。
2、使用防胀气奶瓶
传统奶瓶的设计缺陷往往成为肠胀气的隐形帮凶:普通奶瓶在喂养时容易产生气泡,导致宝宝吸入过量空气,带来腹胀、打嗝、哭闹等“二月闹”的情况。
使用防胀气奶瓶则可通过底部回气的设计,实现空气与奶液分离,减少气泡奶,从而防止宝宝肠胀气。天猫奶瓶类目销量第一*的世喜新生儿奶瓶就采用了创新专利的底部回气阀,实现回气不经奶液,,从源头避免气泡奶。
3、注意喂奶姿势
避免平躺喝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半坐姿,身体呈15°-30°倾斜。奶瓶与宝宝面部垂直,奶液充满奶嘴前端。每喂养3-5分钟暂停,轻拍背部帮助拍嗝,进一步减少胀气风险。
4、卫生与安全
奶液温度应接近体温(37℃左右),喂奶时可将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感。配方奶需按比例冲泡,母乳需冷藏/冷冻后采用隔水加热或温奶器的方式正确解冻,避免用微波炉直接加热导致受热不均。每次喂养后需要彻底清洁、消毒,未喝完的奶液需及时丢弃。
在瓶喂时,妈妈可以与宝宝保持眼神交流,跟宝宝说话。科学瓶喂不仅能满足营养需求,更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环节。通过规范操作和双向的情感互动,让宝宝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减少妈妈的喂养压力。
*数据来源于:天猫生意参谋2023年双十一期间(10月、11月),奶瓶类目高交易排行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