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症状、并发症与预后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粪便或疱疹液传播。

主要症状

  • 急性发病,伴随发热。
  •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米粒大小疱疹,疼痛明显,可能影响进食。
  • 手掌、脚掌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尔也会受累。
  • 疱疹周围常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咳嗽、流涕。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头痛。

疾病性质与预后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可自行痊愈,预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

但极少数病例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

  • 脑膜炎。
  • 脑炎。
  • 心肌炎。
  • 弛缓性麻痹。
  • 肺水肿。

预防与治疗建议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手足口病,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减轻症状并预防传播: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唾液、疱疹液和粪便。
  • 对患者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高热、精神差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结论

手足口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但家长需关注病情变化,防范可能的严重并发症。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