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小儿肠套叠

怎样辨别小儿肠套叠

如何识别宝宝肠套叠的症状?家长需注意的关键信号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急腹症,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段,从而引起肠道阻塞和血液循环障碍。这种情况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宝宝,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坏死或腹膜炎。

肠套叠的主要症状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初步判断宝宝是否可能患有肠套叠:

1. 阵发性哭闹

  • 这是肠套叠最早期的表现之一。宝宝会突然出现有规律的阵发性哭闹,每次持续10到20分钟。
  • 哭闹时,宝宝可能伴随手足乱动,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 在安静期(5到10分钟)后,哭闹会再次出现,形成反复发作的规律。
  • 此时若尝试喂食,宝宝通常会拒绝进食。

2. 呕吐

  • 早期呕吐物通常为奶汁或食物残渣。
  • 随着病情发展,呕吐物逐渐变为胆汁样物,1到2天后可能出现肠内容物,伴有明显的臭味。
  • 呕吐肠内容物通常提示病情已非常严重。

3. 腹部包块

  • 在宝宝安静期,用手轻触右上腹部(肝下区域),可能会发现一个腊肠样、可移动且有压痛感的包块。
  • 右下腹可能会有空虚感,严重时通过肛门指诊也能触及包块。

4. 血便

  • 80%以上的肠套叠患儿会出现血便,排出的大便呈血酱样。
  • 血便通常在发病后6到12小时出现,但也可能在3到4小时后即出现。

5. 晚期症状

  • 若病情持续未得到控制,宝宝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 宝宝可能变得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
  • 若发展为肠坏死,可能引发腹膜炎并导致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家长需要做什么?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X光片确诊肠套叠,并根据病情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

总结

肠套叠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急腹症,家长需警惕宝宝的异常哭闹、呕吐、血便等症状,及时就医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