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溶血是什么

新生儿RH溶血病:病因、影响及预防

什么是RH溶血病?

新生儿RH溶血病是一种由母体免疫系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反应引发的溶血性疾病。具体来说,当母亲的血型为RH阴性,而胎儿遗传了父亲的RH阳性血型时,母体可能会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抗体IgG。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反应。

病因与遗传背景

  • 母亲血型:RH阴性
  • 父亲血型:RH阳性
  • 子女遗传概率:65%的可能性为RH阳性
  • RH溶血病发生率:RH阳性胎儿中约10%可能发生RH溶血病

RH溶血病的潜在影响

如果不加以治疗,RH溶血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

  • 胎儿死亡
  • 新生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
  • 新生儿贫血
  • 大脑损伤
  • 心力衰竭
  • 新生儿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RH溶血病不会对母亲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预防与治疗进展

自1968年起,医学界开发出预防RH溶血病的治疗措施,例如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o(D)免疫球蛋白)。这些措施显著降低了RH溶血病的发病率。然而,仍有一部分孕妇因无法获得治疗而未能从中获益。

在美国,每年约有2万例RH溶血病新生儿出生,但通过预防措施,这一数字已经大幅减少。目前每年约有4000例新生儿仍受到RH溶血病的影响。

相关数据与时间线

年份事件影响
1968年抗D免疫球蛋白问世显著降低RH溶血病发病率
现今每年约4000例RH溶血病新生儿部分孕妇未能获得预防治疗

结论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RH溶血病的发病率已大幅降低,但仍需关注未能获得治疗的孕妇及其新生儿。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