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的形成

胎盘的形成

胎盘的形成与结构解析

胎盘是孕期中至关重要的器官,它不仅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还承担着废物排出的功能。然而,胎盘的形成和结构可能并不为所有人熟知。本文将详细解析胎盘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

1. 胎盘的组成部分

胎盘由胎儿部分和母体部分共同构成,其主要组成包括以下三部分:

1.1 羊膜

  • 羊膜是胎盘的胎儿部分,位于胎盘的最内层。
  • 羊膜是一层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膜,其表面光滑且无血管、神经和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 人类羊膜的正常厚度约为0.05毫米。

1.2 叶状绒毛膜

  • 叶状绒毛膜是胎盘的胎儿部分,占胎盘主要结构。
  • 胚胎发育至第13-21天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开始逐渐形成。
  • 在受精后第3周,绒毛内的血管开始形成,并建立胎儿胎盘循环。
  •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而发育良好,被称为叶状绒毛膜。
  • 绒毛末端悬浮于母血中的称为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为固定绒毛。
  • 蜕膜板向胎盘方向伸出的胎盘隔,将胎儿叶不完全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并由独立的螺旋动脉供血。

1.3 底蜕膜

  • 底蜕膜是胎盘的母体部分,占足月胎盘的很小部分。
  • 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部,称为蜕膜板。
  • 蜕膜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这些间隔通常不超过胎盘全层厚度的2/3。
  • 蜕膜间隔将胎盘母体面分隔为约20个肉眼可见的母体叶。

2. 胎盘形成的时间线

时间关键事件
受精后第13-21天胎盘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
受精后第3周绒毛内血管形成,胎儿胎盘循环建立。

3. 胎盘的功能与重要性

胎盘不仅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营养和氧气交换的桥梁,还起到保护胎儿免受部分母体免疫系统攻击的作用。此外,胎盘还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妊娠过程。

结论

胎盘的形成和结构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参考资料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资料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