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其治疗目标包括去除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策略有所差异。以下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与具体方法。

治疗原则

  • 去除病因:对于肾前性ARF,主要通过补充液体、纠正细胞外液量及溶质成分异常,改善肾血流,防止演变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对于肾后性ARF,应积极消除病因,解除梗阻。
  • 维持平衡:无论是肾前性还是肾后性ARF,都需在补液或消除梗阻的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预防并发症:通过早期干预和支持治疗,减少感染、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治疗方法

1. 卧床休息

所有确诊的患者都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减少肾脏负担。

2. 饮食管理

  • 能进食者应尽量通过胃肠道补充营养,建议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 早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高生物效价蛋白质0.5g/kg),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的摄入。
  • 逐步增加热量摄入(每日2.2~4.4kJ/d,即500~1000Kcal),避免过快补充导致腹泻。

3. 维护水平衡

少尿期患者需严格计算24小时的出入水量。补液量应根据显性失液量(如尿液、呕吐、出汗等)和不显性失液量(如呼气和皮肤蒸发的水分)综合计算。

4. 高钾血症的处理

高钾血症是急性肾衰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5. 低钠血症的处理

低钠血症通常为稀释性,体内钠总量并未减少。仅在血钠浓度<120mmol/L或虽在120~130mmol/L但出现症状时,才需补充钠盐,可使用3%氯化钠或5%碳酸氢钠。

6. 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的处理

  • 低钙血症可通过补充10%葡萄糖酸钙来改善。
  • 高磷血症应限制含磷食物的摄入,同时可服用氢氧化铝或磷酸钙。

7.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对于非高分解代谢的少尿期患者,补充足够热量可减轻代谢性酸中毒。但高分解代谢型患者需及时治疗,当血浆碳酸氢根低于15mmol/L时,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8. 利尿剂的应用

对于少尿病例,在排除血容量不足后,可试用速尿(呋塞米)或甘露醇。速尿可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但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耳毒性或肾实质损害。

9. 抗感染治疗

感染是少尿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对肾脏无毒性的抗生素,并调整剂量以适应肾功能状态。

10. 营养支持疗法

急性肾衰患者,尤其是伴有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患者,应通过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热量,减少蛋白分解,减缓氮质血症的进展,增强机体抵抗力。

总结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患者状态及并发症,通过多种手段协同干预,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