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危害及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铁储存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求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在中国,这种贫血类型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女性和婴幼儿群体。虽然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但其潜在危害不可忽视,因此患者需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1. 西医治疗方法

1.1 病因治疗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去除导致缺铁的根本原因。单纯补充铁剂只能暂时改善血象,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如果忽视原发病的治疗,贫血可能反复发作。

1.2 铁剂补充

铁剂补充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手段,通常以口服铁剂为首选,每日补充元素铁150~200毫克即可。常用的铁剂包括琥珀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建议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 服药注意事项:
    • 避免与茶同服,以免铁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影响吸收。
    • 避免与钙盐或镁盐同时服用,这些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服用铁剂后,患者的症状通常会迅速改善。网织红细胞数量在服药3~4天后开始上升,7天左右达到高峰;血红蛋白水平在2周后显著提升,并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

即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铁剂治疗仍需继续进行,直至血清铁蛋白水平恢复至50μg/L以上。如果无法通过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建议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储存铁。

对于无法耐受口服铁剂、吸收不良或失血速度较快的患者,可选择胃肠外给药,如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

2.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脾虚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生血为主。脾被视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成的根源。脾功能正常则气血充足,气血相互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治疗原则:
    • 补血药与补气药配伍使用,以达到益气生血的效果。
    • 辅以含铁质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同时,注意避免长期素食或偏食,尤其是女性和婴幼儿群体更需关注铁的摄入量。

结论

缺铁性贫血虽然常见,但其危害不可忽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避免长期健康风险。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