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气管肺炎

什么是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病因、病理分类及特征

概述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而病毒性肺炎则以腺病毒为主。婴幼儿由于防御功能较差,肺脏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2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之后,且多发于冬春季节。

病理分类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形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般性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1. 一般性支气管肺炎

  •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
  • 病理特征:支气管壁仅表现为粘膜发炎,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出现水肿及炎性渗出。渗出物中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病菌。
  • 病变扩散: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周围肺组织扩散,形成小点片状的灶性炎症。
  • 后期变化:肺泡内巨噬细胞增多,吞噬细菌和细胞碎屑,最终导致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溶解吸收,炎症消散,肺泡重新充气。
  • 病理特点:病变不如大叶肺炎那样均匀致密,间质病变较不显著。

2. 间质性肺炎

  • 主要病变部位: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
  • 病理特征:表现为炎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及肺间质炎。
  • 病变扩散:范围较广,细支气管壁细胞坏死时,管腔可能被粘液、纤维素及破碎细胞堵塞,导致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 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会侵犯肺泡,导致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 晚期变化: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慢性间质纤维化,尤其见于腺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 高危人群: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
  • 季节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 常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

总结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呼吸道疾病,其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病变类型而异,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