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

视网膜病变的病程与分期详解

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于出生后3~6周的眼科疾病,其病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活动期和纤维膜形成期。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分期特征及相关病理变化。

一、活动期

活动期是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通常持续3~5个月。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血管改变阶段

  • 动静脉血管出现迂曲扩张,静脉管径可能比正常大3~4倍。
  • 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毛刷状毛细血管。

2. 视网膜病变阶段

  • 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变得朦胧。
  • 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主要分布在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
  • 视网膜局部隆起,表面有血管爬行,伴随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3. 早期增生阶段

  • 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
  • 引发眼底周边部或后极部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4. 中度增生阶段

  • 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至超过视网膜的一半。

5. 极度增生阶段

  • 视网膜完全脱离,玻璃腔内可能出现大量积血。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病例都经历上述五个阶段。约1/3的病例在第一阶段停止,1/4的病例在第二阶段停止,其余病例则在第三、四或五阶段停止并进入纤维膜形成期。

二、纤维膜形成期

在活动期未能自行消退的病例中,视网膜病变将瘢痕化并形成纤维膜。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 Ⅰ度

  • 视网膜血管变细,周边部呈灰白混浊,伴有形状不规则的小块色素斑。
  • 玻璃体局部混浊,常伴近视。

2. Ⅱ度

  • 视网膜周边部出现机化团块。
  • 视盘及视网膜血管被牵引移位,对侧视盘边缘有色素弧,视盘褪色。

3. Ⅲ度

  • 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多个皱褶,通常位于颞侧或鼻侧。
  • 视网膜血管不沿皱褶分布,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不同。

4. Ⅳ度

  • 晶体后可见纤维膜或脱离的视网膜部分,瞳孔区域被遮蔽。
  • 未完全遮蔽时,可通过检眼镜观察到眼底红光反射。

5. Ⅴ度

  • 晶体后完全被纤维膜或脱离的视网膜覆盖。
  • 散瞳检查可见瞳孔周边呈锯齿状伸长的睫状突。
  • 前房变浅,可能伴随虹膜前后粘连、继发性青光眼或角膜混浊,导致眼球缩小、内陷。

总结

视网膜病变的病程和分期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变的严重程度。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