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膜炎如何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如何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若能及时发现并接受科学治疗,大多数患儿有可能完全康复。即使病情较为严重,通过积极的正规治疗,也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对新生儿的危害。因此,患儿家长切勿灰心,应坚持治疗。以下是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病原菌尚未明确的脑膜炎治疗

在病原菌尚未明确时,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 使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采用氨苄西林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

第三代头孢菌素因其广谱、高效、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显著的特点,已成为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用药物。但需注意,其可能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从而增加核黄疸的风险,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时应谨慎使用。

2. 病原菌明确的脑膜炎治疗

当病原菌明确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表现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 首选氨苄西林或青霉素。
  • 针对葡萄球菌感染,可选择苯唑西林或万古霉素。
  • 对耐氨苄西林的革兰阴性杆菌,可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
  •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头孢他啶,次选头孢哌酮。
  • 对于厌氧菌感染,可选择甲硝唑和青霉素。

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研究表明,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脑膜炎时,细菌的大量溶解可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炎性介质。此时,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性脑膜炎的后遗症和病死率。

4. 输入血丙种球蛋白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帮助其更好地抵抗感染。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密切配合医生,定期复查患儿的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对于有黄疸的新生儿,需特别谨慎使用可能加重黄疸的药物。

结论

新生儿脑膜炎若能早期发现并科学治疗,大多数患儿可获得良好预后。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切勿放弃治疗。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