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又名桂荏、白苏、赤苏等,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以其独特的芳香和多种用途而闻名,广泛应用于药用、食用、香料及其他领域。
紫苏叶具有散表寒、行气宽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表症(如恶寒、发热、无汗等)以及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等症状。常与生姜、香附、陈皮等药材配伍使用。
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化栽种,开发了多种紫苏产品,包括:
紫苏作为一种多用途植物,不仅在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因其经济价值和多样化用途而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
紫苏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中国和日本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主要将紫苏用于中药治疗,而日本则多用于烹饪调味。紫苏的不同部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例如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种子则具有镇咳平喘、化痰的功效。此外,紫苏全草可用于提取紫苏油,种子榨取的苏子油被认为对冠心病和高血脂有显著疗效。
紫苏性辛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其味辛能开宣肺气,缓解咳嗽,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及咳嗽等。常与前胡、桔梗等药材配伍使用,如经典方剂“杏苏散”。
紫苏具有辛散温行的特性,能行滞气以和胃,适用于感冒风寒伴随脾胃气滞引起的胸闷、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常与香附、陈皮等药材配伍,如“香苏散”。对于妊娠期间因感冒引起的胎动不安、胸闷恶心,紫苏梗常与砂仁、陈皮等同用。
紫苏具有芳香辟秽、辛温散寒的特性,可用于缓解食用鱼蟹引起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和腹痛。民间常用紫苏叶6-10克与鱼蟹同煮服用。传说东汉名医华佗首次发现了紫苏的此项功效,“紫苏”之名也由其命名。
近年来,紫苏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现代医学的关注。研究表明,紫苏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紫苏提取物在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紫苏是一种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植物,其多种功能和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紫苏炒田螺是湖南省著名的传统汉族菜肴,隶属于湘菜系,以其独特的香辣风味深受食客喜爱。主要食材包括田螺、紫苏叶,并辅以辣椒、米酒、蒜茸和豆豉等调味料。紫苏叶不仅能够有效去除田螺的泥腥味,还能提升田螺的鲜美口感,使这道菜呈现出香辣甜美的多层次风味。
这道菜以紫苏的独特香气为主调,结合姜片和高汤的鲜美、米酒的醇厚以及小米椒的辣味,层次丰富。螺肉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入口香辣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食用时可用牙签挑出螺肉蘸汁品尝,或直接对壳吸食,别有一番风味。
紫苏炒田螺是一道集香、鲜、辣于一体的经典湘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口感,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点。
紫苏鱼羹是一道源于古代传说的经典菜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鲜嫩的口感闻名。传说中,一位古代厨师凭借这道菜肴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而他的秘密就在于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紫红色叶子——紫苏。紫苏的香气不仅去除了鱼肉的腥味,还赋予了鱼肉独特的鲜香。以下是这道菜的详细制作方法及其背后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位厨师,他制作的鱼羹肉质鲜嫩、香气扑鼻,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他在烹饪过程中总会加入一些紫红色的叶子,并在上菜前将其捞出,防止被人发现秘密。最终,人们发现这种叶子就是紫苏,从此这道菜的独特风味被广泛传播。
这道菜的最大特点在于紫苏的特殊香气,它能够有效去除鱼肉的腥味,同时使鱼肉更加鲜嫩。紫苏的清香渗透到鱼肉中,赋予了这道菜独特的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紫苏鱼羹是一道集美味与文化于一体的佳肴,通过简单的烹饪技巧与独特的调味材料,展现了中华美食的智慧与魅力。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在中国种植大约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 ...
紫苏籽油是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天然油脂,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紫苏籽油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非常高,对人体 ...
喜欢吃日本料理的朋友们对于紫苏一定很熟悉,因为紫苏是吃生鱼片时必不可少的配料。紫苏的用途十分广泛,既 ...
人们在烹调的时候,总爱加上一点紫苏,这里面有紫苏气味芬芳的缘故,也和紫苏的功效与作用息息相关。可是人 ...
紫苏叶虽说只是一种配菜,但是由于其气味芬芳浓郁,可以使食物口感更好,所以在紫苏繁茂的季节,人们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