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巴氏涂片的历史与发展

背景与历史

1943年,被誉为“现代细胞学之父”的Papanicolaou发表了关于利用阴道细胞涂片诊断宫颈癌的经典论文,并创建了巴氏分级法。这一方法在医学领域沿用了60多年,成为宫颈细胞学的代名词。尽管巴氏涂片存在取材局限性、制片背景模糊等问题,但其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目前,巴氏涂片仍在我国许多中小型医院中广泛使用。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诞生与改进

20世纪末,美国两家公司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推出了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自动化装置。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进了传统巴氏涂片的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对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其操作更为简便,检测效率显著提高。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优势

  • 取材范围广泛,几乎可获得全部细胞样本。
  • 细胞涂片分布均匀,背景清晰,染色层次分明,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 显著提高阳性细胞的检出率。
  • 可检测多种病原体,如滴虫、念珠菌、放线菌、单纯疱疹病毒和衣原体等。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

  1. 使用专门的TCT采样器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
  2. 将采样器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而非直接涂在显微片上。
  3. 利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对样本进行分散和过滤,去除血液、粘液及炎症组织的残迹。
  4. 制备薄层细胞片,用于显微检测和诊断。

技术应用与临床意义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能够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颈管腺癌等病变。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检测多种病原体感染,提高了宫颈疾病的综合诊断能力。由于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如果价格适宜,该技术有望完全取代传统巴氏涂片。

总结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宫颈细胞学检测的重大进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使其在宫颈癌筛查和其他病原体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