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奶药有哪些

催奶药有哪些

催奶药有哪些?中医视角下的产后缺乳治疗

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是许多新妈妈可能面临的问题,中医认为其主要发病机理有两种: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针对这两种情况,中医提供了一些传统的催奶药方和治疗方法,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气血虚弱型缺乳

气血虚弱型缺乳通常由产时或产后出血过多,或因产妇体质本身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所致。乳汁的生成依赖于气血的充盈,当气血不足时,乳汁化生无源,表现为奶量少或完全没有,乳汁清稀,乳房柔软且无胀痛感。此外,产妇可能伴随面色苍白、指甲颜色暗淡、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推荐药方:通乳丹

“通乳丹”出自《傅青主女科》,其组方包括以下成分:

  • 人参(或党参、太子参):补气
  • 黄芪:补气
  • 当归:补血
  • 麦冬:滋阴养血
  • 木通(或通草):通络
  • 桔梗:通气
  • 七孔猪蹄:养血通络

现代临床中,为降低成本并减少副作用,常用党参或太子参代替人参,通草代替木通以避免肾脏的不良反应。

二、肝郁气滞型缺乳

肝郁气滞型缺乳可能与产妇产后情绪波动、精神压力大或抑郁体质有关。其临床表现包括乳汁分泌减少、乳房胀痛、胸胁胀满、心情抑郁、低热等,舌苔多呈薄黄。

推荐药方:下乳涌泉散

“下乳涌泉散”出自《清太医院配方》,其组方包括以下14味药材:

  • 王不留行(炒):行气通乳
  • 青皮:疏肝解郁
  • 通草:通络
  • 漏芦:通乳
  • 当归:养血
  • 桔梗:宣肺利咽
  • 地黄:滋阴
  • 白芍:养血柔肝
  • 川芎:活血行气
  • 白芷:通络
  • 天花粉:清热解毒
  • 柴胡:疏肝解郁
  • 甘草:调和诸药
  • 穿山甲:通络

此方具有通络、行气、养血的功效,目前市场上有成药出售,使用方便。

三、其他辅助方法

除了上述药方,产妇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或药膳进行辅助催奶。例如,适量食用猪蹄汤、花生炖猪蹄等药膳,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冬虫夏草、鹿茸等热性药膳,以防上火或影响产后恢复。

四、注意事项

  • 催奶药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 一旦乳汁分泌正常,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或药膳。
  • 产妇的情绪调节同样重要,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乳汁分泌。

结论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为产后缺乳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