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肺囊虫肺炎是什么

卡氏肺囊虫肺炎是什么

卡氏肺囊虫肺炎:病因、症状与流行病学

概述

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简称PCP),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或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感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它是一种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

历史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见于早产儿及营养不良婴儿。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肿瘤化疗的普及以及HIV感染病例的增多,该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HIV感染者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与传播

卡氏肺囊虫肺炎由肺孢子菌感染引起。肺孢子菌是一种真菌,但其感染特性类似于原生动物。该病通常通过空气传播,健康个体可作为无症状携带者,而免疫系统受损者则更容易发展为严重的肺部感染。

潜伏期与发病特点

  • 潜伏期:通常为4~8周,平均为6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长达1年。
  • 病程特点: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未经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临床表现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早期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盗汗、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不适。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尽管症状严重,但肺部体征通常较少。多数患者在肺部听诊时无明显异常,仅部分患者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

流行病学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病率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显著升高,尤其是HIV感染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结论

卡氏肺囊虫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尤其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具有高致死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