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发烧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发烧的应对措施与治疗指南

发烧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新生儿时期,父母往往会因孩子的高烧而感到焦虑。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发烧的处理方法,包括急救措施、降温方法及对症治疗方案,帮助父母科学应对。

急救措施

当新生儿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使用冷湿毛巾敷额头,或者用装有冰块的塑料袋外包干毛巾敷于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 用75%酒精与水按1:1比例稀释后,用小毛巾蘸湿,擦拭孩子的头部、颈部、腋窝、胸背和四肢。如果孩子四肢冰冷或皮肤起“鸡皮疙瘩”,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拭,直至皮肤回暖。
  • 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可适量服用退热药物。如果孩子有高热抽筋病史,可酌情加服镇静药物。
  • 若家离医院较远且交通不便,可先在家中进行上述处理,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前往医院。

降温方法

1. 传统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是最常见的降温方式,具体方法包括:

  • 将孩子安置在安静、阴凉、空气流通的环境中。
  • 使用冷湿毛巾、冷水袋或布包裹的冰袋敷于头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枕于头部。
  • 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擦拭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若孩子皮肤出现苍白或全身发凉,应立即停止。
  • 对于疑似中毒型菌痢的患者,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既可降温,又便于采集粪便标本送检。

2. 药物降温法

药物降温适用于部分年龄段的儿童,具体建议如下:

  • 未成熟儿、小婴儿及体弱儿一般不建议使用解热剂。
  • 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的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用一次。
  • 百服咛的优点是吸收快(30分钟生效),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同时减少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烧的不同症状和原因,可采取以下对症治疗措施:

  • 高热时,因水分流失较多且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对于出现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可酌情使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发烧的根本原因可能与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有关,具体治疗建议如下:

  • 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及时清除局部感染病灶。
  • 对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论

科学应对新生儿发烧,合理选择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方法,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关键。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