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怎么办

抽动症怎么办

抽动症的治疗策略与方法

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快速的、重复的动作或声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针对抽动症的治疗,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治疗方法概述

抽动症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类。对于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同时结合心理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若抽动症由心理因素引发,应优先去除相关心理诱因。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抽动症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几种常用药物及其特点:

  • 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的有效率为60%~90%。药物通常每天服用1~2次,观察3~7天后若副作用不明显可逐步增加剂量。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剂量。主要副作用包括镇静作用和锥体外系反应。
  • 泰必利:泰必利的有效率为76%~87%,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用于7岁以上患者。通常每日服用2~3次。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兴奋和失眠等。
  • 可乐定:可乐定可有效改善抽动症状,其有效率为50%~86%。此外,该药对注意缺陷和多动症(ADHD)也有改善作用,特别适用于合并ADHD或因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ADHD而诱发抽动症状的患者。目前国内主要以透皮贴剂形式使用。副作用包括嗜睡、低血压、头昏和口干等。
  • 利培酮:已有研究表明利培酮对抽动症的治疗有效。其主要副作用包括镇静作用和锥体外系反应。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抽动症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心理支持治疗: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症状波动的原因,并调整家庭系统,消除学校和家庭环境中可能对症状产生或维持作用的不良因素。
  • 认知治疗:认知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因抽动症状引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方法如习惯逆转训练已被证实对矫正抽动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总结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