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

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

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项目及相关解读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引起。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早期识别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1. 外周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基础手段之一,通过血液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感染情况:

  • 白细胞总数:可能出现升高或降低,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
  •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急性细菌感染。
  • 血小板计数:通常会增加,但也可能因严重感染而减少。

2. 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确认病原体的关键步骤,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以及培养技术的限制,培养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以下是常见的培养类型:

  • 血培养: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致病菌。
  • 脑脊液培养:用于排查脑膜炎等并发症。
  • 尿培养:检测泌尿系统感染。
  • 其他分泌物培养:如脐带分泌物、咽拭子等。

即使培养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败血症的可能性。

3. C反应蛋白(CRP)测定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后6~8小时内迅速升高。其临床意义包括:

  • 早期诊断:CRP水平升高可以提示感染的存在。
  • 疗效观察:CRP水平在感染控制后会迅速下降,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
  • 预后评估:持续高水平的CRP可能提示感染未完全控制。

4.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还可能进行以下检查:

  •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用于排查肺炎等并发症。
  • 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 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检查:评估感染对全身器官的影响。

总结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需要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