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猫抓病

什么是猫抓病

猫抓病:一种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

概述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又称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汉塞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通过猫抓伤、咬伤或与猫的排泄物、唾液接触传播。

猫抓病是一种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感染,患者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症状。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人数超过4万例,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儿童群体。

传播途径

  • 猫抓伤或咬伤:约80%的病例与猫抓或咬伤直接相关。
  • 间接接触:即使未被猫抓伤,也可能通过接触猫的排泄物或唾液而感染。
  • 其他动物:狗、兔子、猴子等动物的抓咬伤也可能引发猫抓病,但比例较低。

高发人群与季节

猫抓病的高发人群为5-1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该病在温暖季节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寒冷季节。

症状表现

  • 局部症状:感染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疼痛或小丘疹。
  • 全身症状: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靠近抓伤部位的淋巴结),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
  • 少见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眼部炎症、神经系统症状或其他器官的并发症。

诊断与治疗

猫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测或PCR检测)。

治疗通常以对症处理为主,大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但对于症状严重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预防措施

  • 避免被猫抓伤或咬伤,尤其是避免与陌生猫或幼猫的过度接触。
  • 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并使用消毒剂处理。
  • 保持宠物的健康,定期为猫接种疫苗和驱虫。

结论

猫抓病是一种通常较轻的全身性感染,尽管其症状多为自限性,但仍需提高警惕,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