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双肾积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胎儿双肾积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胎儿双肾积水:原因、分类与应对措施

什么是胎儿双肾积水?

胎儿双肾积水是一种由于尿路阻塞引起的肾盂和肾盏扩张,同时伴随肾组织萎缩的病理现象。尿路阻塞可能发生在泌尿道的任何部位,既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阻塞程度可能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肾盂积水的程度也会逐渐加重。

正常胎儿的肾脏集合系统可能会出现轻度分离,分离径可达6毫米。当胎龄超过30周时,若肾盂扩张≥10毫米或伴随肾小盏扩张,则可诊断为肾积水。

肾积水的分类

  • 可复性肾积水:积水宽度在1.01—1.63厘米之间,肾实质厚度为1.02—0.58厘米之间。胎儿出生后,由于环境变化,积水可能会自然消失。
  • 不可复性肾积水:积水宽度在2.15—2.56厘米之间,肾实质厚度为0.3—0.2厘米。常见于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并伴随肾分泌功能的变化,需要在出生后及时治疗。

胎儿双肾积水的主要原因

胎儿双肾积水的成因复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以下是常见的病因:

  1. 节段性无功能:由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上段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导致输尿管正常蠕动受阻,形成动力性梗阻。
  2. 内在性输尿管狭窄: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导致不完全梗阻和继发性扭曲,最终形成肾积水。
  3. 输尿管异常:包括输尿管扭曲、粘连、束带或瓣膜橛结构,这些异常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
  4. 异位血管压迫:异位肾门血管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前方,约占病例的1/3。
  5. 输尿管高位开口:可能由先天性因素或肾盂周围纤维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原因引起。
  6. 其他先天性异常:如输尿管异位、囊肿、双输尿管等。
  7. 炎症或缺血性疤痕:导致输尿管局部固定,进一步形成梗阻。
  8. 肿瘤或新生物:包括肾盂与输尿管的肿瘤、息肉等,可能为原发性或转移性。
  9. 外伤或结石:外伤后的疤痕狭窄或结石也可能引发肾积水。

诊断与管理建议

胎儿肾积水的诊断需要定期随访和超声检查。如果积水宽度≤0.58厘米,可视为正常;若积水宽度>2.15厘米或肾实质厚度<0.2厘米,则可能为不可复性肾积水,需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终止妊娠或出生后及时治疗。

结论

胎儿双肾积水的发生原因复杂,可能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需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状况,定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