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的偏方

瘊子,医学上称为寻常疣,是皮肤科常见的传染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患过瘊子,但对其传染性了解甚少。由于瘊子有时几乎不痛不痒,且对人体生命无明显威胁,常被人们忽视。而且瘊子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复发。以下是妈网百科介绍的一些治疗瘊子的偏方,据说有不错的效果。

大蒜中含有的硫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不过,瘊子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大蒜虽有一定杀菌作用,但无法杀死潜伏于皮肤底层的病毒。使用方法为将蒜瓣切成小块,用来擦抹患处,之后瘊子表面会出现干痂,最终完全脱落。

先将鸭胆子浸泡两天后去掉外壳并碾碎。准备好创可贴,把要去除的瘊子处弄破一点皮,将碾碎的鸭胆子敷在上面,然后贴上创可贴,每天更换一次,三天左右瘊子通常会掉落,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点痒,且不会留下疤痕。

每晚临睡前将患处洗净,把生鸡蛋内膜贴在瘊子处,次日早晨揭掉,大约一周左右瘊子可自动脱落。

配方为木贼30g,香附30g,马齿苋30g,板蓝根30g,薏米20g,红花15g,明矾15g,三棱15g,莪术15g,鸭胆子10g,每付药加氯丙嗪片8片,将这些药材煎汤后温洗患处。

取一只经过霜打的茄子,用刀去掉蒂部,将切面在火上加热,使汁液流出后用来擦拭疣部,一天擦拭2-3次,不要间断,连续使用10天左右,疣部会慢慢脱落,从而达到治愈效果,此方法简单有效。

上述这些偏方为治疗瘊子提供了一些选择,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在使用这些偏方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妈网百科。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