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童 详情 首页

孩子难带?美国儿科医生说你可能捡到了一个宝贵的财富! 吴侬教语

10 1035
贝沫可儿
长沙市
楼主
2016-04-03 07:14:24
总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难带,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那么乖,美国资深儿科医生西尔斯的这篇文章就会向你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很难带,以及一个难带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父母宝贵的财富。

西尔斯医生不仅是为从业50年的儿科医生,更是7个孩子的爸爸,文章有点长,但是真的会给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很多启发:




我们头3个孩子很好带,所以我们始终不能了解那种所谓“难带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到了第4个孩子——海登,她把我们原本平静的家搅得天翻地覆。海登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对别的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对她都没用。她吃奶和睡觉的时间根本没有规律可言。她是那种得一直在怀里抱着,一直在胸前靠着的宝宝。我们一放下她,她就号啕大哭,但一抱起来,她就不哭了。海登每天就这样在家人的怀里传来传去。玛莎抱累了,就轮到我。用背巾背着她效果比较好,不过有时也不管用。

我们离开一会儿,她就受不了。她整天黏着我们,还把白天的哭闹带到晚上。她激烈地拒绝小床,只喜欢睡在我们床上,躺在父母暖和的身体,把三个哥哥姐姐带入甜美梦乡的婴儿床很快在二手市场卖掉了。海登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她每天都在变,今天还起作用的办法到了明天就没用了。我们想方设法满足她。“需求无度”就是她的写照。

我们对海登的感觉也跟她的行为一样反复无常。有时我们很同情她,有时我们累得精疲力竭,有时我们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生气。

如果她是我们第一个孩子,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是我们的错,并且会自我反省到底哪里错了。而当时我们已经养育了3个孩子,是经验丰富的父母,我们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错!

海登出生后几周,我们意识到我们生了一个特殊的孩子,有特殊的需要,因此要用特殊的育儿方式,我们下定决心要满足她。但怎么满足?我们相信如果我们 用更敏锐、更有技巧的育儿方式,她会健康成长的。但这很难。我们曾经给她取了个绰号
螽斯
沙发
2016-04-03 07:23:41
没有了?
贝沫可儿
长沙市
3楼
2016-04-03 07:24:27
养育她?保持敏感。

24年后,海登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非常敏感、情感丰富的姑娘,对我们和其他人都充满爱心,懂得付出。海登教给我们:

1、宝宝难带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性格(也就是说他们天生具有某种行为倾向),而不是父母的育儿能力有问题。

2、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照顾方式,才能让父母和宝宝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3、要接纳、欣赏这类有着独特性格的高需求宝宝,并用一种特殊的育儿方式养育他们。海登教会我们要更加敏感,这是一种在我们的专业、社会和婚姻关系中都需要的品质。

我们教会海登的是:

1、照顾她的人会回应她的需要。

2、她是有价值的(有需求并没有错)。

3、她的世界是温暖的、值得信赖的。

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对很多…这类宝宝(及他们父母)的接触和观察,逐渐积累经验,找出婴儿难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下面的内容可能对大部分这类宝宝和父母都有帮助。
下面列举的是这类宝宝最常见的性格特质,父母们可以用来与自家宝宝作对照。

1、超级敏感。

高需求宝宝对环境非常敏锐。他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变化而感到不安,不愿意接受变化。他白天很容易受到惊吓,晚上也睡不安稳。这种敏感的性格使他们对信赖的、不变的看护人产生很深的依恋,所以不要指望他们接受陌生人或临时保姆。他们很挑剔,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敏感的个性特点,在早期会把父母搞得精疲力竭,但当宝宝长大些后就会带来益处,因为这样的宝宝更能够与人建立深沉、亲密的关系。

2、放不下。

安安静静地躺在婴儿床上,只有在喂奶和换尿布时才需要大人抱——这绝不是高需求宝宝的写照(或者说,大部分宝宝都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动,不喜欢静静地躺着,这是这类宝宝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在大人怀里,靠着妈妈的乳房,很少能忍受常常被放在婴儿床上。

3、不会自我安慰。

这些宝宝不能自己安慰自己。父母们坦言:“他不能让自己放松。”妈妈的大腿是他的椅子,爸
贝沫可儿
长沙市
4楼
2016-04-03 07:24:36
小多。她什么都要得多,尤其是拥抱和吃奶,只有睡觉不是。我们明白, 海登不是那种标准的宝宝,标准宝宝那一套对她不起作用。当我们不把她看做一个需要矫正行为的问题宝宝,而是一个有特殊个性、需要特殊培育的宝宝时,跟她相处就容易了许多。
我们最早的因惑之一是该如何描述海登。我们不喜欢通常用的“难带”和“爱哭闹”等词语,因为它们的含义是负面的、贬义的。另外,这些词还暗示父母和宝宝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失败的,我们不愿接受这种说法。我们不断告诉自己,海登的行为和我们的育儿方式都没有错,只是“她的需求比较高",而且我听到很多有类似宝宝的父母也这么说。有一天,我们灵光一闪:“就叫他们高需求宝宝吧!”我们用这个说法指代这一类宝宝,发现很恰当,就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个词标志着我们开始接纳和欣赏海登。

用一个更积极的词汇去重新定义海登,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她激动人心的个性上,而不是让别人不方便的地方。我们的任务是接受而不是压制海登的个性,要欣赏她的特质,把这些特质调试成对她和全家都有好处的行为。我们学会让自己保持灵活性,来维持对全家都有好处的育儿方式。被高需求宝宝弄得沮丧不已的父母很难卸下思想上的顽固包袱。

“高需求宝宝”这个词说明了一切,既精确地指出这些宝宝为何要求如此苛刻,也说明了父母应该采取的育儿策略。这是一个正面,乐观的说法,听起来显得很有学问,又很特别,既减轻了父母的内疚感,也给了这些宝宝应得的重视。家里有高需求宝宝的父母们,你们现在是不是感觉好些了?

“等她长大一些就不会这样了。”朋友们安慰我们说。确实是,但又不完全是。一旦我们了解、接受了这个宝宝,相应地调整育儿方式,带海登就变得容易很多。但她的需要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只是有所变化。她从一个高需求宝宝成长为一个高需求儿童,进而又变成一个高需求少女。她很晚才离开她的三大安全感来源:床,妈妈的乳房和父母的怀抱。但她还是离开了。我们怎么
贝沫可儿
长沙市
5楼
2016-04-03 07:29:18
螽斯 发表于 2016-04-03 07:23
没有了?
爸爸的怀抱是他的床,妈妈的乳头是他的安抚奶嘴。这些宝宝对妈妈的替代品非常挑剔,如抱枕和安抚奶嘴,经常激烈地拒绝它们。对高标准照顾的期待,使这些宝宝愿意与人亲近,而不是物,这是发展与人的亲密关系的前提。

4、精力充沛。

“他每时每刻都很兴奋。”一位疲倦的爸爸说。做每件事都会投入很多精力。他们哭得很大声,笑得很开心,如果没有及时“就餐”,他们也会马上激烈抗议。因为他们的感受比较深,交流比较强,所以能与他人建立深沉持久的关系,但一旦关系被打破,他们会很难适应。这种宝宝长大后可能是很热心的人。在众多描述这类宝宝的形容词中,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聊”这个词。

5、整天想吃奶。

对这类宝宝来说,不存在所谓的“用餐时间”。他们会每两三个小时就来一次马拉松式的吃奶行动,享受更长时间的吮吸安慰。这些宝宝不仅奶吃得更勤,吮得也更久。他们断奶出奇地慢,一般到了两三岁还在吃母乳。经常醒来。一位疲倦的妈妈无奈地说:“为什么我的宝宝什么都需要比别人多,唯独睡觉不是呢?"他们晚上经常醒来,而白天却不给父母太多打盹的时间。你会感觉宝宝身体里有个很难关掉的灯泡。大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宝宝长大后常成为别人眼中很“耀眼”的孩子。

6、不会满足,没法预料。

你正在计划宝宝下一步需要什么,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位累坏了的妈妈说:“我正想我贏了,没想到宝宝还有一手。”今天起作用的安慰方法,没准明天就无效了。

7、过度活跃,高肌张力。

这些宝宝被抱着的时候会不停扭动,直到你找到一种让他最舒服的姿势。吃奶时,他们动不动就挺直腰板,好像想边吃奶边来个后空翻。一位家有高需求宝宝的摄影师爸爸说:“想让他乖乖不动拍照片,门儿都没有。”当你抱着某些高需求宝宝时,你能感觉到他们的肌肉绷得很紧。

8、“把我累坏了”。

除了在自己做的事情上
贝沫可儿
长沙市
6楼
2016-04-03 07:31:20
螽斯 发表于 2016-04-03 07:23
没有了?
网络,让我转发的文章顺序有点混乱
贝沫可儿
长沙市
7楼
2016-04-03 07:44:43
倾注大量精力外,这些宝宝也要耗尽父母的精力。“他把我累坏了”是父母们常见的抱怨。

9、不喜欢抱着。

这类是最高级别的高需求宝宝,因为他们连被抱着都不满意。大部分宝宝只要被父母抱起来,就会乖乖地趴着不动,而这种宝宝会弓起背,四肢僵直,拒绝被抱在怀里。大部分宝宝都喜欢在父母怀里的身体接触和安适感,但这类宝宝却很难在父母怀里找到舒适感。如果妈妈坚持不懈地努力,给宝宝亲密感和安全感、坚定的拥抱,宝宝还是会接受的。

10、要求多。

高需求宝宝的服务标准很高,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很强烈的愿望。假设有两个宝宝同时举起胳膊,要求父母“抱抱”,而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个信号,这时性格温和的宝宝可能会放下胳膊,自己玩自己的。而高需求宝宝不能接受父母的这种忽视,他会大吵大闹,继续要求,直到父母把他抱起来。

有这样一个高需求宝宝,你要对一些“宝宝在操纵你”之类的破坏性建议保持警惕。稍微想一想,如果高需求宝宝的要求不高会怎么样?如果他有很强的需要,但没有一个强烈的个性去满足这种需要,他的潜力大概不会得到完全的施展。这类宝宝“要求强烈”的个性可能就是以后成长为“意志坚强”的人的先兆。

精疲力竭的父母经常会间:“宝宝的这种个性特点要持续多久,等他长大以后还会这样吗?"不要太急于预测宝宝今后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有些难带的宝宝在进入儿童期后,性格会有180度的大转变。但一般来说,这些宝宝的需要不会减少,只是改变了。

虽然这些宝宝早期的一些特质听起来有点负面,最初会让父母感到些许挫败,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宝宝逐渐长大,大部分用对了育儿策略的父母会改变对宝宝的看法,开始用诸如“富于挑战”、“有趣”、“聪明”等字眼来形容宝宝。
贝沫可儿
长沙市
8楼
2016-04-03 07:45:01
同样的性格特质,刚开始看起来很累人,但如果宝宝的信号得到了父母准确的解读和适当的回馈,这些特质最终常常会成为这些宝宝和父母的一笔财富。紧张的宝宝会变成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敏感的宝宝会长成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个不断索取的小家伙长大后也许会成为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琪乐love
青岛市
9楼
2016-04-03 11:27:29
来学习的
贝沫可儿
长沙市
10楼
2016-04-03 11:28:33
琪乐love 发表于 2016-04-03 11:27
来学习的
一起进步咯
贝沫可儿
长沙市
11楼
2016-04-10 23:51:14
琪乐love 发表于 2016-04-03 11:27
来学习的
猜你喜欢
妈妈网轻聊 妈妈网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