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很多妈妈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要不要让孩子看电视?给孩子看电视是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还是给孩子买一些宝宝光盘呢?
首先,我先来说说宝宝看电视的这个问题。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2岁内尽量不要看电视,当然国内的儿保科医生也认为孩子2岁内不要看电视。为什么不建议宝宝2岁内看电视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婴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宝宝在这个阶段主要在感知行动中进行具体而直接的思维。因为宝宝的记忆力、理解力还不足让他们记住、判断前后画面的关系。所以,让宝宝过早过多的看电视对宝宝来说接受的只是杂乱无章的信息。第二个原因,2岁内的宝宝不能理解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的关系。如果宝宝和真人互动做游戏或学习要比孩子看完节目学到的东西要多的多。所以,2岁内的宝宝需要大量喝爸爸妈妈或者照料者有真实互动。最后一个原因过多过早的看电视的宝宝,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量看电视的1-3岁的宝宝,他们在学龄早期往往有注意力、记忆力和阅读困难。所以,爸爸妈妈们尽量不要让2岁内的宝宝看电视,2岁以上的宝宝尽量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家长到底要给宝宝选择什么样的节目让孩子看呢?现在很多妈妈都让孩子们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家长充分的相信电视台。而且现在很多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人物已经有了很多衍生产品。但是这些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就真的对孩子们好吗?显然有些动画片真的对孩子不是很好,而且容易让孩子们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很多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满嘴的也是喜洋洋、美羊羊等等。这两个动画片对于我来说,我真的不提倡家长让孩子去看,因为动画片里有很多动作很容易让孩子去模仿,而孩子模仿了以后行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就以《喜洋洋和灰太狼》来说吧,很多场景都是红太狼拿着平底锅去打灰太狼。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就足以让孩子们模仿。在动画片里的行为,我们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这些行为出现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的家长是否可以接受呢?而且还会有很多家长都在质疑,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打人的现象,以前都不会有呀?很多情况都可能出现在孩子看的动画片里。
给爸爸妈妈举个例子。以前我带过的一个孩子2岁半,出现了打人现象。见到小朋友就会出手打人,爸爸妈妈很着急,说以前从来不打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会这样。我问了爸爸妈妈是不是家里有人出现过打人的现象,他们说没有。我又问是不是看到小区里面的小朋友有这样的情况,答案还是否定。最后我问最近孩子看了什么动画片,这是时候,家长恍然大悟的说,保姆给他在家放《大力水手》。答案显而易见,就是因为动画片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如果这个动画片给小学生看还是可以的,毕竟他们已经有是非观念了,但是对于不到三岁的孩子看,他就会认为人和人的接触方式就是用“打”的方式,所以自然看到谁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所以给孩子看动画片之前,家长还是要先帮孩子把把关,看看有没有不良好的行为。所以家长朋友们还是选择给孩子看什么这个问题留给自己解决,千万别要侥幸的认为电视台的所有节目都适合孩子。
好了,我们再总结一下吧。首先,建议2岁以内的宝宝尽量不要看电视,如果已经看电视了,那就要尽量控制在每天15分钟以内。2-3岁的宝宝,也尽量在30分钟内。其次,3岁以下的宝宝,家长最好选择画面转换比较慢的节目。变化缓慢的画面,简短的故事,对于宝宝来说更加适合。最后,家长和宝宝一起看节目。这样可以改变宝宝一个人看节目的消极性,而且促使宝宝积极思考和家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