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 可能离我们非常非常的近,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给宝宝们带来病痛。
而且积食造成的症状,咳嗽,积痰,呕吐,甚至发烧…大人会以为是感冒发烧,去打针或者挂大瓶,其实并没有对症下药。
宝宝吃母乳,如果奶涨的时候,一定要揉揉乳房,让乳房软下来再喂。宝宝吃奶粉,千万不要看他好像还想吃就随意给他加奶量。并且间隔时间随着长大反倒要变长。
我们家两个是混合喂养,就更纠结了,当对于母乳没有信心,或者想他们吃得饱就可以睡得更好,其实是不对的。
他们差不多十天前积食了,咳嗽有痰,会吐,人不舒服的厉害。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积食了,以为感冒了。后来去了一个有名的中医那里,挑了针,吃了中药,慢慢才好了。
做父母,不要以为给的多就是好。
我们今天刚刚好180天,
添加了米粉,水果泥,菜泥。他们胃口好,但是不能给他们吃太多,吃得七分饱,穿得少些。说起来容易,可以做的时候,自己和长辈可能都觉得不妥当一样。
但是,真正的好一定不是过度保护。
主大爱 发表于 2017-02-14 20:13
第五张好像你哦!
同感 基因强大
琪铭 发表于 2017-02-14 14:42
龙凤胎?
异卵双生子 两个男娃
破茧成蝶ddml 发表于 2017-02-15 04:14
才发现,你老公剪头发了,还挺帅!
嗯嗯,他是帅哥,哈哈
中医说的积食到底是什么?
有一天,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发烧,已经好多天了,美国的医生检查,说内脏没有什么问题,可就是高烧不退,美国的医生开了退烧药,可是只能降温几个小时,然后就还是高烧,再问医生,医生也无奈,最后她没有办法,给我打了电话。
我问了问美国当地的天气,觉得应该不是天气的问题,于是又问:小朋友在发烧之前,什么东西吃多了吗?这位朋友回想以后回答:确实几个华人家庭出去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
于是,我分析这可能是食积导致的,于是问她之给孩子吃了什么药,她说在西药无效以后,给孩子去药店买了中成药柴胡桂枝颗粒什么的。于是,我告诉她这个药可以继续吃,同时,嘱咐她只需要多买焦三仙各六克、炒鸡内金六克,给孩子熬水喝。
结果,第二天晚上,我收到邮件,她说“中医真神奇啊!孩子的烧已经退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烧了那么多天,用点消食导滞的就退烧了呢?
原来,这就是积食为患。
那么,什么是积食呢?
这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下脾。这个脾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什么东西呢?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西医的脾切除没问题。这人车祸导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没事,活得好好的。中医的脾可不行了,这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的医学进到中国来的时候呢,他的spleen应该完全起一个其他的名词,叫“斯普林”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不知道谁,一下把中医的脾就给安到这上头去了。中医的脾是有自己的概念的,后世就把这spleen也叫脾了,这两个脾就混了,我刚学中医的时候也学得乱得很,这需要大家一点点理解,实际上,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还负责统血,还负责统水等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
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
运化,运和化不是一回事儿
什么是运化呢?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什么呢?胃是管受纳的,我们吃进东西,胃负责接受,胃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了,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 把食物给分解了,不再是一块一块豆腐,不再是一棵一棵青菜, 而是成为糜状的东西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干嘛呢?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法儿直接吸收,但是我们的脾可以把它给“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这个词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消”是磨啊,是拆分啊,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就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了,给它化成这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特别容易积食。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比如说那种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吃完很容易就病,所以总有家长对我说,昨天孩子开生日晚会,然后剩下的一半蛋糕她的孩子都给吃了,然后今天就开始哮喘了。
所以,积食的孩子特别多。那么什么是积食呢?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这就是积食了。我经常说,孩子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无休止地吃下去,此时需要父母担起阻拦的责任,这是保护孩子。可是,有的父母觉得我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们,让孩子吃个够,结果,这样反而伤害到了孩子。
我举个例子来形容什么是积食,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文件都打开,我们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当我们让一千多个程序同时运转的时候,电脑就会死机了,这种死机就和积食一样。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结果就导致脾的“死机”了,这就是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也会大致有分类,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报告司令部说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这样司令部发出指令,要吃跟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较严重,会影响孩子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