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野法则”妈妈最“野”的浪漫:我用“野”爱养出会发光的小宇宙
别人见我家大宝,总念叨“身高不够、体能偏弱,学速度滑轮就是白费力气”。可我偏要帮他系上速滑鞋的鞋带——看他像只羽翼未丰的小雏鸟,摇摇晃晃往前扑,摔疼了哭红眼眶,抹掉眼泪又攥紧拳头爬起来。后来啊,这双曾被质疑“不行”的脚,一次次带着他站上领奖台,奖牌映着的,是比身高更挺拔的倔强。
有人说“放养就是养废孩子”,我却把这份“野”的底气分给了二宝。不催他背诗算数,任他雨天踩碎水洼里的倒影,晴天追着蝴蝶跑成风里的小光斑,蹲在草地旁跟蚂蚁“絮絮叨叨”一下午。他会攥着沾着晨露的野花当宝藏递来,会指着泥土里的蚯蚓眼睛发亮——这些大宝没经历过的细碎惊喜,都是放养长出的温柔触角。
面对质疑,我总笑着摇头。当妈哪有固定公式?老大在滑轮里摔出了勇气,老二在自然里撞出了好奇,每个孩子都是独属自己的小宇宙,本就该沿着不同的轨道旋转。
我偏要“背道而驰”,不被“该这样”的条条框框捆住。让娃在热爱里野蛮生长,在自由里长出棱角,这才是妈妈最“野”的浪漫——敢信孩子的潜力,本就比世俗的眼光更辽阔,比预设的答案更鲜活。
来自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