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工程车遇上汪汪队:一场被孩子“主导”的生日仪式! 从1岁半开始,沐沐就成了工程车和汪汪队的“狂热爱好者”,每天抱着挖掘机玩具睡觉,连做梦都在喊“莱德队长,出发!” 所以今年生日,我们的仪式感完全围绕他的热爱展开:
客厅没有挂华丽的气球链,而是用黄色胶带贴出“工地警戒线”,角落摆着他的挖掘机、搅拌车玩具,仿佛在进行一场“生日工程”;墙上贴满汪汪队贴纸,阿奇的警车、天天的直升机模型挂在沙发上,连蛋糕都是翻糖做的“莱德队长指挥台”,上面插着3根数字蜡烛。
吹蜡烛前,我们玩了“汪汪队任务”游戏:爸爸藏起3个小礼物,让他拿着玩具对讲机“接收任务”,像莱德队长一样指挥家人“寻找宝藏”;切蛋糕时,他要用玩具挖掘机“铲”起第一块蛋糕,嘴里还念叨着“工程车开工啦!”
对孩子来说,这些充满他“心头好”的细节,是被理解的快乐。沐沐生日当天,抱着莱德队长玩偶问我:“妈妈,是不是因为我喜欢汪汪队,所以它们都来陪我呀?” 当我说是,他突然扑进我怀里说:“我好喜欢这个家呀!” 原来孩子的安全感,就是知道“我的喜好会被认真对待”。
对家庭而言,这是一次“蹲下来”看孩子世界的机会,其实沐沐1岁生日时,我也曾跟风布置过ins风气球墙,结果他全程只盯着地上的气球碎片啃,而且他从小就自主意识就很强。
那次我突然意识到:仪式感不该是妈妈的“独角戏”。3岁生日时,我试着问他:“你想让谁来参加你的生日会呀?” 他奶声奶气地说:“挖掘机和阿奇!” 于是我们第一次尝试了“工程车主题”,没想到他全程眼睛发亮,连吃蛋糕都要先“喂”玩具挖掘机一口。
现在沐沐常说:“生日就是我的工程车和汪汪队来陪我玩,家人都听我的!” 其实他不懂,所谓仪式感,不过是我们借着生日的名义,告诉这个小小的他:你的热爱很珍贵,你的想法被重视,这个家永远有你的一方小天地。
来自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