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南省博物院,有只特别火的陶狗,是汉代的绿釉立姿陶狗。它身材小巧,大约32.5厘米高,长得和中华田园犬几乎一模一样,嘴角微微下垂,尾巴卷起来贴在背上,特别可爱。
这只陶狗的绿釉颜色,是含氧化铜的石灰釉氧化后变绿的。它五官刻得清清楚楚,站得笔直,看起来精神抖擞。粗粗的四肢、卷曲的尾巴,又显得非常机灵。脖子上有个圈,身上还有装饰,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对狗的驯养,还有当时农耕的场景。
在汉朝,这种狗已经不看家狩猎了,而是专门守护家园,就像现在农村的中华田园犬。那时候农耕经济发达,“大户人家”多,地主家的粮食都存放在粮仓,狗狗就成了粮仓的“守门员”,保护粮食的安全。
汉代的灰陶狗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有挖掘出来,数量还不少。这些陶塑不只是陪葬用的,它们显示了古人思想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给我们描绘出了汉代理想家园的样子。对现代人研究汉代的农业、生活、审美、丧葬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是古代和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
来自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