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物语】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上几周,我在妈圈看到荷兰海普诺凯1897奶粉举办的【母爱物语】活动,点开看了看,里面的一些话语我很是认同。给母爱贴标签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件事,因为一个简单的标签是无法完全地承载妈妈对我们的爱,或是我们对宝宝的爱的,但真真切切存在的物品就不一样了。提到最能想起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的物品,当属那只陪伴我很多年的旧手机莫属了。
我15岁独自一人出国,自己找学校,找住宿。自己一个人在那里一直生活了4年后,爸爸妈妈才过去。一直到现在为人母,我都如15岁般独立,但却多了对家的依赖。每次看到自己的宝宝,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的影像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我小时候,正好是爸爸妈妈的创业期,他们忙到一个月才能见到见我一次,有时候甚至时间更久。6岁,刚上小学的我被老妈送到了寄宿学校,基本是在保姆和老师的陪伴下长大,一直到初中,我和妈妈都是聚少离多。有一次来老妈难得去学校接我回家,我看着眼前的她居然不知怎么开口叫妈妈,直到现在妈妈还会不时提起这件事,虽然每次都是一笑而过,但我知道她有些愧疚。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我15岁出国那年。15岁的时候我被老爸安排出国留学了,因为自小独立出国对我有着大大的吸引力,但出国后才知道家的好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让我感到无助和害怕。在老外家里住的那段日子真的感觉像被抛弃了一般,是老妈的声音陪我度过了那段孤独的日子。
大概是到美国的第二天吧,老妈就开始频繁的打电话给我。每天一通,电话接响都是老妈一直在说话,我听着,她总是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简单到让我不屑回答,但却让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就是这部简单的手机,让距离10000多公里的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无话不谈。


我15岁独自一人出国,自己找学校,找住宿。自己一个人在那里一直生活了4年后,爸爸妈妈才过去。一直到现在为人母,我都如15岁般独立,但却多了对家的依赖。每次看到自己的宝宝,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的影像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我小时候,正好是爸爸妈妈的创业期,他们忙到一个月才能见到见我一次,有时候甚至时间更久。6岁,刚上小学的我被老妈送到了寄宿学校,基本是在保姆和老师的陪伴下长大,一直到初中,我和妈妈都是聚少离多。有一次来老妈难得去学校接我回家,我看着眼前的她居然不知怎么开口叫妈妈,直到现在妈妈还会不时提起这件事,虽然每次都是一笑而过,但我知道她有些愧疚。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我15岁出国那年。15岁的时候我被老爸安排出国留学了,因为自小独立出国对我有着大大的吸引力,但出国后才知道家的好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让我感到无助和害怕。在老外家里住的那段日子真的感觉像被抛弃了一般,是老妈的声音陪我度过了那段孤独的日子。
大概是到美国的第二天吧,老妈就开始频繁的打电话给我。每天一通,电话接响都是老妈一直在说话,我听着,她总是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简单到让我不屑回答,但却让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就是这部简单的手机,让距离10000多公里的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无话不谈。


- 我有代表母爱的物品
- 参加(母爱物语)活动
7人参与
查看更多选项
来自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