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绘本才是真正的好绘本?学会这4点,垃圾绘本全靠边!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绘本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我会从故事好、插画美、三观正、主题形式等四方面来阐述,看完后也应该知道怎么选绘本了。

一、故事好
好的绘本,都会讲述一个足够浅又足够深的好故事。
所谓“足够浅”指的是文字简单不说教,不刻意跳出故事情节讲大道理。
而“足够深”的故事则是能“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一切人和事,并能激发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安放好他们的情绪。
1、饱含童心,富有童趣。
成人读书可能会带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获取某种有用的知识,但是儿童不一样,儿童读绘本,只是在乎自己的内心选择。对孩子而言,有趣才是王道。
就像我曾多次推荐的《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本书。很多妈妈表示,孩子在某个阶段对这本书特别着迷。

故事讲述了一只倒霉的小鼹鼠,不知道被哪个坏蛋“嗯嗯”在头上,一路他都在寻找“真凶”,最终找到并顺利报仇了!


在这过程中,也轻松愉快地告诉孩子:原来每一种动物的排泄物形状都不同。孩子在哈哈大笑之余,也懂得了一些生物的常识。
可见,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只有孩子喜欢一本书,才能让他们愿意探索,开启想象,获取认知。
2、重复耐读,能带来多次重复阅读的乐趣。
之前,有个读者跟我说,她家儿子一个月来,总是要求重复阅读一本绘本,每次还看得津津有味。她很困惑,这样一来阅读量就上不去了,该怎么处理?
我当时就告诉她,尊重孩子的意愿。
实际上,这类能让孩子痴迷其中,常读常新的绘本就是好绘本。
就比如叮当最近大爱的大卫系列绘本,可以说像施了魔咒一般,反复阅读。

每个孩子,都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能光着屁股开跑,咧着嘴大笑。
可现实是,长辈碰到这类情况,肯定要严加制止,类似“大卫,不可以”的话回旋在孩子耳边。
大卫闯祸了!我想孩子那种不知所措,又有点害怕的心情,通过大卫而获得情感共鸣。

好在书的结局,大卫还是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并深情地告诉他“大卫乖,我爱你”。
或许这一刻,孩子心中所有的不安也就释然了。
是啊,不管孩子多调皮,当他们难过、害怕的时候,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温暖的避风港湾。
此情此景,哪个孩子不会动容,不愿意多次翻阅,沉浸其中呢?
其实,孩子喜欢一本书,愿意反复阅读,不是坏事,这代表着他们喜欢上了这本书所构建的小小世界,每读一遍就是在想像的王国里自由驰骋,能带给他们一次愉快的体验。
而对于生活经验缺乏的儿童而言,重温熟悉的故事,也是营造自我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3、关注孩子生活,表现儿童的喜怒哀乐。
很多读者问我,孩子不自信,被人欺负,应该看什么绘本?我推荐最多的就是《胆小鬼威利》。
故事是这么展开的:
威利是一只瘦弱的小猩猩,不过特别的善良。有次在路上,它被一群“小混混”边打边叫“胆小鬼威利”。为了摆脱这个难听的绰号,他决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
威利开始慢跑
吃营养大餐
参加有氧运动课程
学拳击
威利终于变强壮了,昂着头骄傲地大步向前走,结果“bang”一声撞到了柱子上。
读到这里,有多少孩子释怀了之前所有的不愉快,然后就歪倒在床上大笑不起来。
是的,孩子比起成人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力,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无奈和委屈,当然也会有自己消化情绪的方式。
一只弱小猩猩的强身健体之路,引起了孩子的深切共鸣。
这本书我曾经有专门写过绘本解析:孩子被欺负怎么办?火遍全球的大猩猩有个最好的答案~
好绘本不会刻意营造深奥的情境,而是会借助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或者是拟人化的小动物展开故事情节,表达孩子的喜怒哀乐。
下面的楼层主要说明第二大类~~~感兴趣的宝妈往下看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