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学习,数学思维培养相当重要。如果没有数学方面的天赋潜能,不建议孩子提前学习数学内容。
以上原则适合绝大多数孩子。
那种超前学后,然后拿高年级方法解低年级题的所谓降维打击,其实让普通孩子失去了培养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机,就是要让孩子通过相对原始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找到规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建议家长一定要提前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尤其结合数学史,把小学不多的数学公式产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并在学校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深度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构建。
以下大致梳理了小学数学各年级的学习重点:
一二年级:数学基本只学习加减乘除运算;
三年级:主要是各种单位换算,像重量、人民币、时间、长度、面积等单位换算。
四年级:开始出现正式意义上的公式,但是都很简单,仅从字面意义就能明白什么意思,不需要死记硬背。
五年级:主要是各种面积体积问题,需要背公式,背过公式可以直接代入数值计算。
注意:四五年级,建议多运用画图方式,初步训练数形结合的意识。
六年级:面临小升初,但就公式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为主,难度相对较低,主要是为初高中数学打好基础。
对于大部分孩子,知识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想要一口吃个胖子,相当于拔苗助长。但对于少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的孩子,确实可以提前学习。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不难看出,国家现在大力急需数学尖端人才,如果父母提早发现了孩子有这方面的潜能,一定要加强并将其转化,这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帮助。
但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按照学校教学进度,扎实推进适度拓展所学内容的深度,才是正途。
来自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