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在育儿路上交“智商税”
见过太多家长在孩子1-2岁时就迷信补养品:宣称“喝了窜天高”的助长液或许有点钙铁锌作用,但号称“喝出高智商”的健脑产品,基本是收割焦虑的噱头。作为从题海突围的真·学霸,想劝家长们醒醒——
- 身高靠科学养:遗传占70%,剩下的靠睡眠、运动、均衡饮食,激素催生的“早长”只会透支未来。
- 智商靠“用”出来:亲子共读、玩积木、逛公园的认知刺激,比任何补剂都管用,我认识的学霸没一个是吃“聪明药”长大的。
最离谱的是“靶向补身体”——盯着脾胃、视力乱补,却忘了孩子是个整体:情绪压抑时,补再多营养也难吸收;缺乏探索时,灌再多“健脑液”也难专注。
育儿不是拼谁更早“加料”,而是看谁先学会“做减法”:放下补养品焦虑,多陪孩子爬爬楼梯、讲讲绘本,比啥都强。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瓶瓶罐罐堆出来的。
来自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