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缺血缺氧。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
(1)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加快或减慢,晚期减速或可变减速,羊水胎粪污染和胎儿头皮血ph下降等。
(2)慢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妊娠末期,主要表现为胎动减少或消失,NST基线平直,胎儿发展受限,胎盘功能减退,羊水胎类污染等。羊水胎类污染分为3度:I度为浅绿色;口度为黄绿色并混浊;川度为棕黄色,稠厚。
3. 治疗原则:
(1)急性胎儿容迫:积板寻找原因并进行宫内复苏,病情紧迫或宫内复苏处理无效者,立即剖宫产。
(2)慢性胎儿窘迫:根据孕周、胎儿成熟度和胎儿缺氧程度决定处理方案。
4.护理措施:
(1)改变**:指导产妇取左侧卧位休息。
(2)吸氧: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提高胎儿血氧饱和度。
(3)病情观察,孕晚期可以使用居家胎心监护仪,宝宝的情况随时可测 有问题可尽快采取措施
(4)分娩期护理: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
者,应尽快助产娩出胎儿。宫须尚未完全扩张,容迫情况不严重,可予吸氧,同时指导产妇左侧卧位。使用缩宫素造成胎心率异常者,应立即停止滴注。病情紧迫或上述处理无效者,立即剖宫产。
来自南京市